《夫工人之染,先修其質,后事其色,質修色積,而染工畢矣。學亦有質,孝悌忠信是也。君子內正其心,外修其行,行有余力,則以學文,文質彬彬,然后為德。》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句子出處:晉·虞溥 《厲學篇》,文質并重類名言句子
工匠給布帛染色, 先整治布帛的本體, 然后進行染色。 布帛得到了整治而又染上了色,這項工作才算完畢。學習也有本體,孝敬父母, 順從兄長, 忠誠、 守信, 這些都是其內容。 君子對內使心地純正, 對外加強行為處事的修養, 行事之外還有余力, 就去學習禮儀修養。 文雅、 質樸, 兩者配合適當, 然后才算是有道德。
上一篇:《扇惡不能作佳詩.》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
下一篇:《文章當以理致為心腎,氣調為筋骨,事義為皮膚,華麗為冠冕.》什么意思,出自哪里,注釋,句意,翻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