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拉第
英國物理學家法拉第,建樹卓絕,蜚聲科壇,榮譽獎章接踵而至。他一生中得到94個榮譽頭銜,獎章、勛章不計其數(shù)。可是他卻把獎章藏起來,從來也不愿意佩戴。得到榮譽時,他從不喜形于色。“法拉第先生,你有那么多獎章,怎么不拿出來給我們看看?”人們不理解地問。這位大科學家憨然一笑,答道:“我不能說這些榮譽不珍貴,不過我從來不是為了追求這些榮譽而工作的。”
希琴斯
83歲的美國希琴斯已是三個醫(yī)學獎獲得者。他說,與其說得獎為自己高興,還不如說為子孫后代高興,因為后代人因這樣的發(fā)明免除了某種疾病的侵害。我最重要的榮譽是會見那些用我發(fā)明的藥物拯救了生命的人。
蕭伯納
當1925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宣布授予英國現(xiàn)代杰出的現(xiàn)實主義戲劇家蕭伯納時,他非常幽默地說:“干嗎要在一個老頭子的脖子上系上一只金鈴?”他在回答記者采訪時又開玩笑地說:“這件事情我實在有點想不通。我想我之所以獲獎,是由于我今年沒有寫出半個字。”由此可以看出,蕭伯納對于獲獎,并未感到受寵若驚,而是顯得不太在意。蕭伯納對待榮譽和頭銜一貫持這種態(tài)度。他認為,追求虛榮的名譽和頭銜是有損于自己的人格的。
弗朗西斯·克里克
英國生理生物學家弗朗西斯·克里克,于1962年因參與測定DNA的雙螺旋結構而榮獲諾貝爾獎金后,為自己設計了一份通用的“謝絕書”,以防止可能產(chǎn)生的各種社會干擾。上面寫道:“克里克博士對來函表示感謝,但十分遺憾,他不能因您的盛情而:給您簽名,贈送相片,為您治病,接受來訪,發(fā)表廣播講話,在電視中露面,赴宴后作演講,充當證人,為您的事業(yè)出力,閱讀您的文稿,作一次報告,參加會議,擔任主席,充當編輯,寫一本書,接受名譽地位……”
艾·巴·辛格
美國著名的猶太作家艾·巴·辛格是1978年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在他獲悉得獎的消息后,他說:“我的朋友們時常說,我應該贏得諾貝爾文學獎,不過,我從來沒有想到人家會考慮到我,因為目前有這么多偉大的作家。……我惋惜那些比我好得多的作家沒有得獎。……其實,作家并非為了得獎而寫作。獲獎固然可喜,但并不能證明你就是最好的作家。”讓那些為個人得失怨天尤人或因得獎而傲視一切、無視別人的靈魂戰(zhàn)栗吧。
上一篇:《督運官寵辱不驚》中學生榮辱觀寫作素材
下一篇:《要知識,而不是要學位》中學生榮辱觀寫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