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表美和良好教養分不開。良好的教養能使人形成文雅的氣質、風度,而缺乏教養的人往往品性粗野,也就談不上什么風度、儀表美了。
加強文化知識的學習,注意學識的修養,文明素質的提高,是達到儀表美的途徑之一。大凡有較高文化層次的人,其風度氣質也高雅,而文化水平低的人,言行舉止往往粗俗、野蠻。馮玉祥將軍出身行伍,開始沒有多少文化,又具一些軍閥氣。后來當他潛心學習后,尤其是受了馬克思主義思想影響后,有了很大改變。他憂國憂民,積極投入抗日。他著書立說,著有《我認識的蔣介石》、《我的生活》。這時的馮將軍意氣風發,氣宇軒昂,外有男子漢的不屈不撓的威儀,又內秀其中,眼光敏銳,思維清晰。
相比之下,曾為馮將軍部將的韓復榘雖讀過幾年私塾,但投身營伍之后就不再認真接受文化熏陶,只有率兵作戰的勇武,后來發跡成為割據一方的軍閥,登上山東省政府主席的寶座,而任職期間,笑話百出,令人噴飯。他曾在濟南大學校慶會上對學生訓話道:“你們這些烏合之眾,是科學科的,化學化的,都懂七八國文,兄弟我是個大老粗,連中國的英文都不懂。……蔣委員長的新生活運動,兄弟我舉雙手贊成,就是一條‘行人靠右走’著實不妥,實在太糊涂了。大家想想,行人都靠右走,那左邊留給誰呢?……還有件事,兄弟我很是想不通——外國人在北京東交民巷都建了大使館,就缺我們中國的。我們中國為什么不在那兒建個大使館呢?說來說去,中國人真是太軟弱了!”這種被人視為“腹內原來草莽”的人哪有什么儀表美可談!
上一篇:《儀表和性格》中學生美丑觀寫作素材
下一篇:《儀表與動作姿態》中學生美丑觀寫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