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眼、兩只眼和三只眼
一個婦人有三個女兒。大女兒叫一只眼,因為她只有一只獨眼,端端正正長在額頭中央;二女兒叫兩只眼,因為她和普通人一樣有兩只眼睛;最小的女兒叫三只眼,因為她有三只眼睛,第三只同樣端端正正長在她的額頭中央。可是,正因為那兩只眼長相跟普通人一個樣,姊妹們和母親都討厭她。她們對她說:“你長著兩只眼睛,跟那些平平庸庸的人是一路貨,你不屬于我們一起!”她們把她使來喚去,扔破衣服給她穿,只讓她吃殘湯剩飯,一有機會就叫她傷心難過。
一天,兩只眼被派到野外去放羊,可是還完全餓著肚子,因為姊妹們只給了她很少一點東西吃。這時她坐在一條土埂上,開始哭啊哭啊,哭得淚水像兩條小溪似的從她眼睛里流了出來。哭著哭著,她一抬頭,看見身旁站著一個女人。這女人問她:“兩只眼啊,你在這兒哭什么喲?”兩只眼回答:“叫我能不哭嗎?就因為我和普通人似的有兩只眼睛,我的姐姐妹妹和母親不喜歡我,把我從一個角落推到另一個角落,扔給我舊衣服穿,給我吃的只是殘湯剩飯。今天她們只給我吃了很少一點東西,叫我還餓得什么似的啊!”女人說:“兩只眼,擦干你的淚水,我要教你一個辦法,叫你再也不挨餓。你只需對你的羊說:
“小羊兒,你要咩咩叫,
小桌兒,你請快擺好!
“這樣你面前就會出現一張鋪著干凈臺布的桌子,桌上擺著精美的食物,你高興吃多少就可以吃多少。吃飽了,不再需要桌子,你只需說:
“小羊兒,你要咩咩叫,
小桌兒,你好撤走了!
“這樣,它又會在你眼前消失掉。”說完,女人走了。兩只眼卻心里嘀咕:“我得馬上試一下,看她說的是不是真的,而且我也餓得太厲害啦。”于是說:
小羊兒,你要咩咩叫,
小桌兒,你請快擺好!
話剛出口,面前就立著一張鋪著白色臺布的小桌子,桌上擺好了一套盤子、刀叉和銀調羹,滿桌的精美食物還冒著熱氣,像是剛從廚房端上來的。兩只眼念了她會念的最簡短禱詞:“主啊,歡迎你隨時光臨做客,阿門!”接著便動手吃起來,吃得津津有味。吃飽了,她又照那女人教的說:
小羊兒,你要咩咩叫,
小桌兒,你好撤走了!
剛說完,小桌子和上面擺的一切又不知去向。這樣過日子倒挺美啊,兩只眼想,心情于是變得十分舒暢和愉快。傍晚,她趕羊回到家,發現姐姐和妹妹遞給她的陶碗里只有一點點食物,便碰都沒碰。第二天,她又出去放羊時,她把給她的那幾小片面包留在了原來的地方。她頭一二次這樣做,姐妹倆還完全沒注意,可每次都如此,她們就警覺起來,說:“兩只眼有些不對勁兒嘍,每次都把吃的扔下走了,從前可是給她什么總吃個精光。她必定有另外的辦法弄吃的!”她們為了探清真相,就由一只眼跟她去放羊的野外,注意她做什么和是不是有誰給她送飲食來。
兩只眼又要出去了,一只眼走過去對她說:“今天我和你一起去野外,看看羊放得好不好,是不是趕到了草多的地方。”兩只眼看透了一只眼的心思,把羊趕進深草中,說:“來,一只眼,咱們坐下,我給你唱點什么吧。”一只眼坐下了,因為走了沒走慣的長路,天氣又炎熱,她已經很困,加上兩只眼一個勁兒地反復唱:
一只眼,你醒著嗎?
一只眼,你睡了嗎?
一只眼便漸漸合上眼,睡著了。兩只眼見她已經睡得死死的,不會再泄露任何秘密,才說:
小羊兒,你要咩咩叫,
小桌兒,你請快擺好!
接著便坐到桌旁又吃又喝,直到肚子飽了,才又叫:
小羊兒,你要咩咩叫,
小桌兒,你好撤走了!
于是一切馬上消失了。兩只眼喚醒一只眼,說:“一只眼,你要來放羊卻睡大覺,羊不跑十萬八千里才怪哩!走,咱們該回家了。”她們回到家,兩只眼仍舊沒碰碗里的食物,一只眼卻沒法向母親透露兩只眼不想吃東西的原因,只得為自己開脫說:“我在野外睡著了。”
第二天,母親告訴三只眼:“這次你跟著去,注意兩只眼在外邊吃東西沒有,是不是有誰給她送飲食來,要知道,她肯定偷偷吃過喝過。”于是,三只眼走過去對兩只眼說:“我想跟你去,看看羊放得好不好,是不是趕到了草多的地方。”兩只眼看透了三只眼的心思,把羊趕到深草里,說:“咱們坐下吧,三只眼,我想給你唱點什么。”三只眼坐下來,可由于跑了路,天氣又熱,她已經困了。兩只眼又唱起上次的歌來:
三只眼,你醒著嗎?
可是,她本該接著唱:
三只眼,你睡了嗎?
卻由于不小心,竟唱成:
兩只眼,你睡了嗎?
接著便一個勁兒地唱:
三只眼,你醒著嗎?
兩只眼,你睡了嗎?
唱著唱著,三只眼的兩只眼睛閉上了,睡著了。可是那沒有被歌唱到的第三只眼卻沒睡著。盡管第三只眼也閉上了,但只是狡猾地裝作睡了的樣子,其實瞇縫著什么都看得清清楚楚。兩只眼以為三只眼已經睡熟了,又念道:
小羊兒,你要咩咩叫,
小桌兒,你請快擺好!
接著便盡情吃喝,吃喝完又叫小桌子撤走:
小羊兒,你要咩咩叫,
小桌兒,你好撤走了!
三只眼看清楚了一切。兩只眼走過去喚她,對她說:“嗨,三只眼,你睡著了?你羊放得真不錯!走,咱們回去吧。”她們回到家,兩只眼又什么都不吃,三只眼于是告訴母親:“我現在知道那傲慢東西為什么不吃了!在野外,她對羊念叨:
小羊兒,你要咩咩叫,
小桌兒,你請快擺好!
“這樣她面前就出現一張小餐桌,擺滿了最好的飯菜,比咱們家里吃的還好哩!她吃飽了,又念叨:
小羊兒,你要咩咩叫,
小桌兒,你好撤走了!
“一切又不知去向了。我把整個經過看得清清楚楚。她念咒語催睡了我的兩只眼睛,可我額頭上的第三只眼幸好一直醒著。”那嫉妒心重的母親聽了,吼起來:“你竟敢比我們吃得還好,我叫你再不想吃!”提來一把屠刀,一刀戳進母羊的心臟,羊倒地死了。
兩只眼見此情景,十分傷心地走出家門,坐在土埂上痛哭流涕。突然,那個女人又出現在她身旁,問:“兩只眼啊,你在哭什么?”“我能夠不哭嗎?”她回答,“那只母羊,每當我念你教我的咒語,每天都替我把餐桌擺得好好的,現在卻讓我母親給殺死啦!這下我又得挨餓,又得苦悶啊!”女人說:“兩只眼,我想給你出個好主意:你去求你的姐姐妹妹,讓她們把那只被殺死的羊的內臟給你;然后你把羊內臟埋在家門前的地下,這樣你就會得到幸福。”說完,那女人不見了。兩只眼回家對姐妹們說:“好姐姐,好妹妹,把我的羊給我一點吧,我不要什么好肉,只給我下水得啦!”那兩個笑著回答:“下水你可以拿去,只是別再想其他。”于是兩只眼拿走羊內臟,傍晚悄悄地照那女人的建議把它埋在家門前。
第二天早上母女幾個醒來,走出家門看見面前挺立著一棵奇妙美麗的蘋果樹,樹上的葉子是銀的,葉子中間的果實是金的,可以說在整個廣大的世界上也算美妙絕倫,再不會有什么東西會比它更珍貴了。可她們不知道,一夜之間怎么會來這樣一棵樹。只有兩只眼看出來,樹是由羊的內臟長出來的,因為它正好挺立在埋羊內臟的地方。這時候,母親對一只眼說:“爬上去,孩子,給我把果子摘下來!”一只眼爬上去了,可伸出手想摘果子,樹枝卻從她手中跑掉啦,而且每次都這樣,結果不管她怎么折騰,還是一只金蘋果也沒摘著。母親于是說:“三只眼,你上去,你有三只眼睛,會比一只眼瞅得準些!”一只眼溜下來,三只眼爬上樹,但也不能強一點,因為不管她怎么睜大眼睛看,那些金蘋果老往后退。終于,母親不耐煩了,便自個兒爬上樹,可是跟一只眼和三只眼一個樣,還是摘不著金蘋果,還是一抓一個空。這時兩只眼開了口:“讓我上來試試,沒準我行哩。”盡管姐妹倆叫起來:“你!你個兩只眼還想搞什么名堂!”可她已經爬上去,奇怪這下金蘋果不再往后退了,相反倒自動掉進她的手中,于是她便一個接一個地摘啊摘啊,摘了滿滿一圍裙。母親從兩只眼手中把果子接過去,可她并不因此待這可憐的姑娘比一只眼和三只眼好點兒,相反只是更加嫉妒,嫉妒只有她一個人能摘下果子,因而對她更加狠毒。
一天,母女幾個正好一起站在樹下,遠遠來了一位年輕騎士。“快,趴下去,別叫我們替你害羞!”一只眼和三只眼喊,同時把正好放在樹旁的空桶飛快蓋在可憐的兩只眼身上,把剛摘的一些金蘋果也推到桶底下。騎士跑近了,是一個很英俊的小伙子,他勒住馬,觀賞著眼前美妙的金果銀樹葉,問姐妹倆:“這棵樹是誰的?要是誰能給我一丫樹枝,要什么我都給她。”一只眼和三只眼回答,這樹歸她們所有,她們很樂意折一丫樹枝給騎士先生。她倆也確實花了很大力氣去折,可就是折不到,因為樹枝和果子總是從她們面前退開。騎士見了說:“這就怪嘍,說樹是你們的,你們卻沒能力折下一點枝丫!”姐妹倆堅持樹是她們的財產,可是正這么說著,兩只眼卻從桶下滾出幾只金蘋果,一滾滾到了騎士的腳下,因為呀,兩只眼生氣啦,她氣一只眼和三只眼不說真話。騎士一見金蘋果,驚訝地問從哪兒來的。一只眼和三只眼回答,她們還有個姊妹,可是不敢在人前露臉,因為她和常人一樣只有兩只眼睛。騎士卻希望見到她,便大聲喚:“兩只眼的姑娘,你出來吧!”兩只眼于是放心大膽地從桶底下鉆出來,騎士被她的美貌絕倫驚呆了,說:“你,兩只眼的姑娘,一定能給我折丫樹枝下來。”“是的,”兩只眼回答,“我想我能辦到,因為樹是我的。”說著就爬上去,輕而易舉地折下了一丫長著許多銀葉子和金蘋果的樹枝,遞給騎士。騎士問:“兩只眼的姑娘,你要我報答你什么?”“唉,”姑娘回答,“我從早到晚忍受饑渴,吃苦受罪,你要能帶走我,搭救我,我就太幸福啦!”于是,騎士把兩只眼抱上馬,帶回他父親的宮殿。在那兒,他給姑娘穿上漂亮衣服,讓她隨心所欲地吃喝。他真是太愛她了,請牧師為她和自己祝福婚配,然后熱熱鬧鬧地進行慶祝。
兩只眼被英俊的騎士帶走以后,那姐妹倆才真叫嫉妒她的好運氣嘍。這棵寶樹反正還留在咱們這兒,她倆想,就算咱們摘不著果子,可誰見了都會停住腳,來咱們面前贊美它。誰知道啥時候咱們也會交好運呢!沒想第二天清早,樹不知去向,她倆的希望也破滅了。這時兩只眼從自己臥室里往外望,很高興地發現樹已長在她門前,原來它跟著她來啦。
兩只眼過了很久的快活日子。一天有兩個窮叫花婆來到她宮外,求她給一點施舍。她一瞅兩人的面孔,認出原來是自己的姐妹一只眼和三只眼。她倆陷入了窮困,不得不四處流浪,到人家門前乞討面包。兩只眼卻歡迎她們,善待她們,讓她們吃飽穿暖,使得兩人打心眼兒里感到悔恨,恨自己年輕時對自己的姊妹干了壞事。
上一篇:“籬笆國王”
下一篇:丁香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