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童話《[美國]麥克洛斯基·給小鴨讓路》鑒賞
[美國]麥克洛斯基
鴨先生和鴨太太為了找一個好的住處,已經(jīng)走了許多地方了。鴨太太一會兒說樹林里有吃鴨子的狐貍,林邊不能安家,一會兒又說水里有咬鴨子的鱉,水邊不能居住。于是他們一連幾天總在飛,從這里飛到那里,又從那里飛到這里,總是決定不了應該在哪兒落腳。
他們飛到波士頓城,就再也飛不動了。在波士頓,他們倒是覺得公園里是他們落腳的好地方: 公園里有池塘,池塘里有小島。“就這兒過夜挺不錯的。”鴨先生拿定了主意。于是,他們嘩啦啦撲扇翅膀,向小島飛去。
這兒雖然沒有多少魚可供他們吃,但是這兒船上的人給他們?nèi)踊ㄉ资裁吹模兜篮芎谩?br>
“這兒沒有狐貍,沒有鱉,還有人給喂花生米,我喜歡這個地方。在這里做上窩,就在這兒孵小鴨子吧。”鴨太太說。
鴨先生很高興,終于找到了一個讓鴨太太滿意的地方!可是,沒想到……
突然,呼嚕嚕飛出一輛自行車來,鴨太太不由得猛一顫抖,“這兒可不是孩子們待的地方。咱們另找地方吧!”
他們于是又飛起來,飛過一座山,繞過議會大廈,又到廣場看了看。廣場倒是不錯,就是沒有游泳的地方。不一會兒,他們飛到了一條河的上空,下面出現(xiàn)了一個小島。“這兒好。”鴨先生說,“這兒安靜,離廣場只有一小段路。”
“是啊。”鴨太太想起了花生米,“那么,就在這兒找個孵小鴨的地方吧。”
他們商量妥當,立刻在近處矮樹林里揀了個又挨著水又背風的地方,安下了他們的家。
一天,他們游到河岸的公園里,在那里,他們碰上了一個叫米歇爾的警察。米歇爾給他們吃花生米。從此,他們常常到米歇爾那里去。
不久,鴨太太生了八個蛋。這樣,鴨太太就得天天忙著孵蛋,只有要喝水吃東西的時候,才不得不離開一下。
這樣,他們不能常常去拜訪米歇爾了。
鴨太太耐心地在八個蛋上蹲了許多天。終于,小鴨子出來了。最先出來的是杰克,接著是卡克、拉克、馬克、奈克、威克、帕克和夸克。鴨先生和鴨太太看到自己有這么棒的一群孩子,感到很了不起。當然,他們不只是高興,也想到要把這么多孩子拉扯大是很不容易的。他們于是分外的忙碌。
一天,鴨先生決定去旅行,去看看河下游他喜歡的那個公園。出發(fā)前,他對太太說:“過一個星期,我在公園等你們。你要照顧好咱們的孩子!”
“你放心去吧,”鴨太太說,“我知道怎樣把孩子們一個不少地帶到你那兒去。”
她開始教小鴨子游水、扎猛子。她教他們走路要排成一條直線,要同自行車和各種有輪子的東西保持一個安全的距離。
最后,她覺得把自己的孩子訓練得差不多了,于是一天早上,她說:“孩子們,過來,跟我走!”
八只棒棒的小鴨子,杰克、卡克、拉克、馬克、奈克、威克、帕克和夸克,像平常媽媽教他們的樣子,排成長長的一排。鴨太太領頭跳進河里,小鴨子們紛紛跟著媽媽下水,游到對岸去。
他們游到對岸以后,就搖搖擺擺來到高速公路上。
鴨太太走在前頭,快步穿過十字路口。
高速公路上飛快行駛的汽車,“嘀嘀嘀”叫個不停。鴨太太帶領著孩子叫,大喉嚨小喉嚨一齊“嘎嘎嘎”,對著汽車也叫個不停。
嘀嘀嘀!嘀嘀嘀!
嘎嘎嘎!嘎嘎嘎!
吵鬧聲把警察米歇爾給引了過來。他邊跑邊吹警哨。他站在路中間,舉起一只手,讓行人和汽車全停下來,接著用另一只手招呼鴨媽媽帶著她的孩子們穿過公路。
不一會兒,鴨子們就都穿過了公路。米歇爾又快快趕回他的警亭,給交警總隊掛電話,說:“有一家鴨子,大大小小九口,正往大街走去!”
總部的警察一下弄糊涂了,直問:“一家什么?”
“一家鴨子!”米歇爾大聲說,“趕快派警車來,要快!”
這時,鴨太太已經(jīng)來到一家書店,再拐彎就上大街了。鴨太太的后面一順溜跟著她的寶貝孩子杰克、卡克、拉克、馬克、奈克、威克、帕克和夸克。
街上行走的人們一個個都看呆了。
一位老太太喃喃地說:“這可是一輩子沒見過的!”
一個掃街的男人說:“噢!排得真整齊!”
鴨太太聽到這些贊揚,感到非常自豪,她高高地抬起頭,走起路來更加搖擺了。
當他們來到另一條大街的拐角處,那里已經(jīng)停著總部派來的一輛警車和四個警察。警察舉手擋住了行人和車輛,讓鴨太太帶著小鴨子們順利通過十字路口,再從那里進到公園里去。
他們走進公園大門以后,又全都轉(zhuǎn)過身子,圍成一個半圓,向警察表示感謝。警察們笑了,揮手向鴨子一家告別:“再見!”
他們來到池塘,游向小島。鴨先生已經(jīng)在這里等了好久了。他們喜歡這個小島,就居住在這里了。
(韋葦譯)
童話分兩大類,一大類是純想象的,完全是虛擬的藝術假定;一大類則是從現(xiàn)實生活出發(fā),以現(xiàn)實生活為根基,對現(xiàn)實生活作幅度不等的幻想性延伸。約翰·麥克洛斯基寫成于1941年的圖畫故事書《給小鴨子讓路》屬于后者。關于這篇童話,作者曾自述,他在波士頓藝術學校學美術時,每天早上路過波士頓,都要看到一對鴨子;后來他離開波士頓到紐約,四年后又回到波士頓,發(fā)現(xiàn)這對鴨子添了許多鴨寶寶了,而它們的出行讓他犯愁。這個富有詩意的題材引發(fā)了他寫這篇童話的靈感。他為畫好魚貫前行的鴨群作過不下千幅的鴨子素描寫生。這篇童話在波士頓真實的、現(xiàn)代化城市的背景上展開想象,其現(xiàn)實生活與童話幻想的界限完全是模糊的。然而既然是童話,它當然已經(jīng)注入了作者的理想性想象。
童話以一對鴨子夫婦尋找新居所繁衍后代為線索展開故事。小鴨子孵出不久,還不會飛行,鴨媽媽就讓它們排成一路縱隊穿過波士頓鬧市區(qū)的大街,穿越十字路口到安全的棲息地去。一路上,警察指揮汽車和行人全停下,給小鴨子們讓道,于是出現(xiàn)了這樣動人的喜劇場面:“高速公路上飛快馳行的汽車,‘嘀嘀嘀’直叫個不停。鴨太太帶領著孩子叫,大喉嚨小喉嚨一齊‘嘎嘎嘎’,對著汽車也叫個不停。”車輛在警察的舉手示意下停成一條長龍,讓鴨太太帶著她走著整齊縱隊的小鴨子們順利通過十字路口到公園里去。在小鴨子跟人搶道的時候,人得先暫時委屈一下,車得先暫時委屈一下,把眼前的道優(yōu)先讓給小鴨子們,正如童話標題所示:“給小鴨讓路”。行人好奇地看著小鴨子一家九口不慌不忙地搖擺著身子,魚貫向前走動,穿過十字街口。“街上行走的人們一個個都看呆了。一位老太太喃喃地說: ‘這可是一輩子沒見過的!’一個掃街的男人說: ‘噢!排得真整齊!’”警察米歇爾舉手擋住了行人和車輛。這幅繁忙的大城市里行人駐足為一群鴨子讓路的圖景,是故事最感人、最溫馨、最發(fā)人遐想的段落。小鴨子形象的可愛又烘托了米歇爾的可敬。
“家喻戶曉、盡人皆知”對于這部《給小鴨讓路》圖畫故事書來說,絕非過譽之詞。它的出版量已不可勝計。它陪伴過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讓他們帶著一種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觀念和意識步入社會。它內(nèi)蘊的精神感動,過去、現(xiàn)在和將來都能柔化讀者的心靈,能教讀者怎樣去面對動物,面對可愛的生靈。
(韋葦)
上一篇:外國童話《[英國]唐納德·比賽特·黑熊的愿望》鑒賞
下一篇:外國童話《[蘇聯(lián)]阿·托爾斯泰·大蘿卜》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