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

“德”是會意字。甲骨文從彳,從直,會視正行直之意。金文另加義符“心”,突出心地正直之意。小篆承接金文。隸變后楷書寫作“德”。
《說文·彳部》:“德,升也。從彳,聲。”(德,登升。從彳,聲。)
“德”的本義是登高、攀登。如《易·剝》:“君子德車。”引申指感激、報答。如《左傳·成公三年》:“然則德我乎。”
用作名詞,指道德、品行。如《荀子·非十二子》:“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必讓,然后為德。”又引申為恩德。如《史記·秦始皇本紀》:“刻石頌秦德。”
德
“德”是會意字。甲骨文從彳,從直,會視正行直之意。金文另加義符“心”,突出心地正直之意。小篆承接金文。隸變后楷書寫作“德”。
《說文·彳部》:“德,升也。從彳,聲。”(德,登升。從彳,聲。)
“德”的本義是登高、攀登。如《易·剝》:“君子德車。”引申指感激、報答。如《左傳·成公三年》:“然則德我乎。”
用作名詞,指道德、品行。如《荀子·非十二子》:“不知則問,不能則學,雖能必讓,然后為德。”又引申為恩德。如《史記·秦始皇本紀》:“刻石頌秦德。”
上一篇:《律》字義,《律》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律》
下一篇:《懷》字義,《懷》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