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國童話《[古阿拉伯]穆格發·鴿子、狐貍和白鶴》鑒賞
[古阿拉伯]穆格發
有一只美麗的鴿子,想在高入云際的棗樹上建造一間房舍。那株棗樹極高,鴿子所選定的地點,又是樹梢的最高所在。經歷了許許多多的困難,鴿子才把新屋舍建筑成功。新屋落成以后,鴿子覺得孤獨寂寞,便生了幾個蛋,開始孵卵,希望趕快增添人丁。
美麗活潑的小鴿子出世以后,一只狐貍打聽到了這個消息,便來到那棵棗樹下面,用兇暴的口吻,恐嚇鴿子道:“把你的小兒統統交下來!不然,等我爬上樹后,必定要用斬草除根的手段對付你。那時,你就是懊悔也來不及了。”
鴿子聽了這些話,心里十分畏懼,卻又沒有辦法對付它,只好忍痛把親愛的小寶貝們送下去交給狐貍吃掉。
過了不久,鴿子的第二對小寶貝又出世了。這時,鴿子非常憂愁,生怕狐貍再來要挾。忽然之間,白鶴到來了,看見鴿子這種憂愁的樣子,便問道:“好友!分手沒有幾天,怎么就這般憔悴了。你心中有煩惱的事情么?”
鴿子答道:“朋友!我的災難太大了,我受那惡狐貍的欺壓真不少,我的愛子一出世,這可惡的東西就來樹下恐嚇,口口聲聲說它要上樹來,誅滅我的全家。我恐怕它真的上樹來,結果了全家的性命,只得忍受了世人所不能忍受的痛苦,把自己心愛的兒女,活生生的交給那萬惡的強敵。朋友!你想一想,世界上還有比這更痛心的事么?”
白鶴說道:“你受了老狐貍的騙了。它那種笨手笨腳的東西,怎能爬得上來?下次它再來,你盡可以對它說,誰愿意把小兒交給你!你有本領的話,盡可以上樹來取吧,我的小兒就在這里呀!任隨你去吃吧,我是有翅能飛的,絕對不怕你!”
白鶴教給鴿子如何對付狐貍以后,便向鴿子告辭,飛到河畔消遣去了。
白鶴剛剛飛走,狐貍便又來到樹下,照例地大叫大鬧,照例地要挾鴿子,要鴿子迅速再把小鴿子交下來。
這時,鴿子不慌不忙地對狐貍說道:“你這騙人的東西!誰愿意把孩兒交給你吃。若是你真能上樹的話,就請你上來盡量地吃吧!”
狐貍聽了鴿子的話,詫異地問道:“是誰教你說的這些話,你可以告訴我么?”
鴿子說道:“白鶴先生剛才到這里來過。這些話,就是它教我說的。現在,它到河畔消遣去了。”
狡猾的狐貍沉默了片刻,計上心來,立刻跑到河畔,會見了白鶴。它笑容滿面地對白鶴說:“白鶴先生早安!我請問你,當暴風由左面吹來的時候,你的頭放在什么地方?”
白鶴答道:“我把頭轉到右邊去。”
狐貍問道:“倘若暴風雨由右面吹來呢?”
白鶴答道:“那自然是轉到左邊去了。”
狐貍問道:“倘若暴風雨由四面八方吹來的時候,你又怎么辦呢?”
白鶴答道:“我可以把頭藏在翅膀底下。”
狐貍說道:“把頭躲在翅膀底下,那不是容易的事吧!”
白鶴說道:“那是最容易不過的。”
狐貍贊揚白鶴道:“你真算是得天獨厚了。你立刻可以懂的事,盡夠我們去學一年;你所能做的,我們都不能做啊!把頭藏在翅膀底下,躲避風雨,這是何等的幸福!真值得羨慕了!現在,請你做一次給我看看吧!”
這時,白鶴被它捧得飄飄然,立刻把頭伸到翅膀里面,心想能使狐貍更加羨慕不已。狐貍趁此機會,用力撲過去,正抓住白鶴的咽喉。狐貍高聲喊道:“白鶴先生!你自己害了自己,你還不知道。你能夠做鴿子的參謀,去計劃一切事情,為什么你自己卻死在敵人的手里?”
于是,狐貍飽餐一頓,得意洋洋地歸去了。
(林興華譯)
古代印度有一部著名的寓言和童話集叫做《五卷書》,它成書于公元2世紀,而書中的許多寓言和童話故事早在公元前6世紀就已在民間口頭流傳了。教育家勃勞納在對兒童文學做了有趣的研究的基礎上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 這部公元前6世紀已成雛形的《五卷書》是世界上第一本童話書。到了公元750年左右,阿拉伯作家伊本·穆格發把它編譯成阿拉伯文,并改名為《卡里萊和笛木乃》。《鴿子、狐貍和白鶴》是其中的精彩篇章之一。
鴿子、狐貍和白鶴,三個角色,個性鮮活,性格迥異,反差極大,在同一舞臺上有聲有色地表演,很是有戲。
鴿子幼稚。它在棗樹高高的樹梢上筑巢安居,完全可以對狐貍的恐嚇置之不理,因為狐貍不會爬樹,可惜鴿子并不了解這一點,卻拱手將自己的小寶貝送到狐貍嘴里。
狐貍狡黠。狐貍想吃樹上的鴿子,本是萬萬辦不到的,它卻以三言兩語的恐嚇,不費吹灰之力便達到了殘忍目的——將雛鴿吞入肚中。
白鶴聰明反被聰明誤。白鶴可以為鴿子指點迷津,教會鴿子在狐貍再次來要挾時完全不必理會狐貍的陰謀詭計而高枕無憂,讓狐貍奈何不得,可自己卻為了虛榮心的滿足而進了狐貍設計的圈套,白白斷送了寶貴的性命。
三個角色: 鴿子單純,單純得那么幼稚,幼稚得近乎愚笨,令人同情和憐愛;狐貍狡猾,狡猾得令人憎恨而又驚嘆;白鶴是最令人扼腕長嘆的,也是童話塑造的一個較為復雜的藝術形象。白鶴最終成為狐貍的盤中餐不是由于無知,而是因為太自信、太自負。它被狐貍的奉承和吹捧弄得頭腦發昏,飄飄然了,竟然鬼使神差地遵照狐貍的吩咐,愚蠢地在狐貍面前把頭藏在翅膀下,于是引來驚心動魄的結局——狐貍用力撲過去,抓住白鶴咽喉。狐貍在吃掉白鶴之前,還不忘對白鶴教訓一頓:“白鶴先生!你自己害了自己,你還不知道。你能夠做鴿子的參謀,去計劃一切事情,為什么你自己卻死在敵人的手里?”輕信、自負、喜歡聽好話,白鶴的失誤不正是人性的弱點嗎!童話留給讀者的思考是意味深長的。
作者在《卡里萊和笛木乃》一書的序文中說:“用沒有理智的禽獸間的對話作題材,是為了吸引喜歡詼諧故事的少年人,他們最愛閱讀動物世界爾虞我詐的新奇故事。”明確聲稱自己首先是為少年兒童寫作。《鴿子、狐貍和白鶴》正是作者獻給世世代代的少年兒童的一朵奇異的童話之花。
(戴達)
上一篇:中國童話《英 子·森林邊的秀米》鑒賞
下一篇:外國童話《[英國]唐納德·比賽特·黑熊的愿望》鑒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