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
“具”是會意字。甲骨文中間是“鼎”,下部為手,用手捧鼎會酒食具備之意。金文中間是“貝”。隸變后楷書寫作“具”。
《說文·収部》:“具,共置也。從収,從貝省。古以貝為貨。”(具,供給設置。由収、由貝省會意。古時候用貝作錢財。)
“具”的本義是指準備飯菜酒席。引申泛指備辦、準備。進而引申為具有、具備。如“別具匠心”、“獨具慧眼”。后來引申為一般的用具,作名詞的構詞語素。如“玩具”。
還可以作量詞,只用于“棺材”、“尸體”和某些器物,如“一具尸體”。
由準備得完全引申為完全,此義后世均寫作“俱”。
上一篇:《興》字義,《興》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興》
下一篇:《沖》字義,《沖》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