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
“洗”是會意兼形聲字。小篆從水,從先(人腳前伸),會洗腳之意,先兼表聲。隸變后楷書寫作“洗”。
《說文·水部》:“洗,灑足也。從水,先聲。”(洗,洗腳。從水,先聲。)
“洗”的本義為洗腳。如《漢書·黥布傳》:“(布)至,漢王方踞床洗。”意思是,黥布到了,漢王剛坐在床邊洗腳。引申指用水除去污垢,潔凈。如“洗衣服”。又引申為弄光、殺盡。如“血洗”。還可表示除去。如“洗心革面”。
又讀作xiǎn。如“洗馬”,本義為在馬前作前驅(qū)。本來是賤役,秦漢時才用作官名,太子出行時為前導(dǎo)。晉時改掌圖籍。隋改司經(jīng)局洗馬。至清末廢。
上一篇:《注》字義,《注》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注》
下一篇:《流》字義,《流》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