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
“松”是形聲字。金文從木,公聲。小篆將金文中偏旁的位置調(diào)換。隸變后楷書寫作“松”。
《說文·木部》:“松,木也。從木,公聲。”(松,樹木名。從木,公聲。)
“松”的本義為松樹。古籍中,常見“松喬”一詞,是指古代傳說中的仙人赤松子和王喬。后世大都借“松喬”指那些隱遁或長壽之人。如《舊唐書·魏徵傳》:“可以養(yǎng)松喬之壽”。
“松”用作“鬆”的簡化字時,指頭發(fā)散亂。引申為疏散不緊。如“松散”、“松脆”。用作動詞,指使松散、放開。如“松綁”、“松開”。不緊則寬松,因此又引申指不嚴格、不緊張。如“輕松”、“放松”。
用作名詞,特指瘦肉做的絨毛狀食品。如“肉松”、“魚松”等。
上一篇:《杠》字義,《杠》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杠》
下一篇:《極》字義,《極》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