獻
“獻”是會意字。甲骨文從鬲(烹煮食物的器皿),從犬,會以犬牲獻祭之意。金文另加聲符“虍”,小篆線條化、整齊化。隸變后楷書寫作“獻”。漢字簡化后寫作“獻”。
《說文·犬部》:“獻,宗廟犬名羹獻。犬肥者以獻之。從犬,鬳聲。”(獻,宗廟祭祀所用的狗叫做“羹獻”。狗肥大的用作敬獻的禮品。從犬,鬳聲。)
“獻”的本義為獻祭神主的犬牲。如《禮記·曲禮》:“凡祭宗廟之禮……羊曰柔毛,雞曰翰音,犬曰羹獻。”泛指向神祖奉上祭牲。如《詩經·豳風·七月》:“四之日其蚤(早),獻羔祭韭。”
由敬獻祭品引申為恭敬而莊重地送上、進獻。如《史記·項羽本紀》:“謹使臣良奉白璧一雙,再拜獻大王足下。”這里的“獻”就是指進獻。還特指主人向賓客敬酒。如《詩經·小雅·楚茨》:“為賓為客,獻酬交錯。”
上一篇:《牛》字義,《牛》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牛》
下一篇:《率》字義,《率》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