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
“云”是象形字。甲骨文像天空中舒卷的云層。金文同于甲骨文。小篆的形體復(fù)雜化了。隸變后楷書寫作“雲(yún)”。漢字簡化后寫作“云”。
《說文·雨部》:“雲(yún),山川氣也。從雨,云象云回轉(zhuǎn)形。凡雲(yún)之屬皆從雲(yún)。”(雲(yún),山河升騰之氣。從雨,云像云彩回旋轉(zhuǎn)動(dòng)的形狀。大凡雲(yún)的部屬都從雲(yún)。)
“云”的本義為云氣、云霧。如《孟子·梁惠王上》:“天油然作云,沛然下雨。”引申指輕柔舒卷、形狀像云的事物。如古人常說的“云鬢”就是形容女子鬢發(fā)盛美如云。
云一般都是在天上,故又引申比喻高。如蘇軾《書王晉卿畫·西塞風(fēng)雨》:“仰看云天真箬笠,旋收江海入蓑衣。”其中的“云天”即指高空。
后來“云”假借為動(dòng)詞“曰”,表示說。如“子曰詩云”、“人云亦云”、“不知所云”。
上一篇:《虧》字義,《虧》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虧》
下一篇:《井》字義,《井》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