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jì)

“紀(jì)”是會意兼形聲字。金文用“己”(編結(jié))表示。小篆另加義符“糸”,從糸從己會意,己兼表聲。隸變后楷書寫作“紀(jì)”。漢字簡化后寫作“紀(jì)”。
《說文·糸部》:“紀(jì),絲別也。從糸,己聲。”(紀(jì),絲的另一頭緒。從糸,己聲。)
“紀(jì)”的本義為絲縷的頭緒、開端。引申指綱領(lǐng)。如“綱紀(jì)”。又指法度、準(zhǔn)則。如“違法亂紀(jì)”。
古時(shí)用作紀(jì)年單位。如《抱樸子·微旨篇》:“罪大者奪紀(jì)(減損壽命三百天)。”現(xiàn)在指一百年或更長的時(shí)間。如“一個(gè)世紀(jì)”、“中世紀(jì)”。
又指史書的一種體裁,用來記述帝王的歷史事跡。如“高祖本紀(jì)”、“項(xiàng)羽本紀(jì)”。
上一篇:《糾》字義,《糾》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糾》
下一篇:《綱》字義,《綱》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