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

“伊”是會意字。甲骨文從人,從尹,會治病的人之意。金文與甲骨文大致相同,小篆整齊化。隸變后楷書寫作“伊”。
《說文·人部》:“伊,殷圣人阿衡,尹治天下者。從人,從尹。”(伊,殷朝的圣人阿衡,正確治理天下的人。由人、由尹會意。)
“伊”的本義為治病的人。后用作“伊尹”,即治理天下的那個叫伊的人,指殷圣人阿衡。
用作指示代詞,假借為那表示遠指,相當于“那”。所謂“伊人”就是那人之意。中古后,借用作第三人稱代詞,相當于“她”、“他”。又活用表示第二人稱,相當于“你”。如溫庭筠《南歌子》之二:“井底點燈深燭伊,共郎長行莫圍棋。”
上一篇:《仰》字義,《仰》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仰》
下一篇:《倒》字義,《倒》字的字形演變,小篆隸書楷書寫法《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