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干大,原名高生亮,是歐陽山一九四七年的長篇小說《高干大》中的主人公。
高干大在小說中出場的時候,是任家溝供銷合作社的推銷員兼副主任。他正在為合作社的前途犯愁。
任家溝供銷合作社在官僚主義主任任常有的把持下,創辦五年來每況愈下,死氣沉沉。老百姓投入的股金不但沒有分過一次紅利,而且政府又攤下了五千塊錢新股金,要老百姓交納。因此群眾的意見很大,罵合作社是“活捉社”, “把人民都捉定了”,任家溝合作社已瀕臨垮臺的邊緣。
高干大的性格決定了他不可能對合作社的存亡采取旁觀的態度。他決心迎著困難上,哪怕披荊斬棘,也要踏出一條發展合作社的新路。結果在區書趙士杰和廣大群眾的堅決支持下,經過艱苦反復的較量,終于取得了斗爭的勝利。
小說圍繞創辦醫藥合作社的問題展開矛盾沖突,比較充分地展現了高干大敢于斗爭、敢于勝利的主要性格特征。他為了挽救瀕臨垮臺的供銷合作社,為了解除由于缺醫少藥給老百姓造成的苦痛,獨創性地提出了創辦醫藥合作社的合理化建議,企望扭轉困窘局面,使合作社興旺發達,從而更好地為老百姓服務。這本是件好事,但不知怎地卻觸犯了任常有等官僚主義者的律條。他們根本不管這建議是否合理,是否符合群眾的利益,就一味反對、百般阻撓,說這是“資本主義”,是“群眾的尾巴”。任常有則更干脆,索性把它說成是“反革命”的“行為”。但高干大也不是好欺負的,更不是可以隨便恫嚇得住的。他深知自己的建議完全符合老百姓的利益,但怎么竟成了反革命呢?他怒火中燒,厲聲道: “你憑什么毬資格亂放這號屁?我是反革命?”他指著自己在戰爭中因受傷而歪斜著的左臉說:“你看一看,這是什么人把它戳成窟窿,把我的嘴和下巴戳成這個樣子的?……你把合作社做了五年,你把合作社做到哪里去了?”識字不多的高干大講不出更多的道理駁斥任常有,盛怒之下,他暫且以自己的“資格”來壓一壓對方的氣焰。自然,這番回敬談不上有多高的水平,但他那種從人民利益出發,為堅持正確主張而敢于斗爭的精神卻已躍然紙上。
高干大在創辦醫藥合作社的道路上,更大的阻力來自上級的某些主要負責人。鄉長羅生旺、區長程浩明等人就曾給高干大設下過重重障礙。高干大雖然對官僚主義者的蠻橫阻撓不理解,但他確信自己為老百姓謀利益是正確的。不管反對他的人地位多高,權力多大,他也毫不動搖。不久,合作社在高干大的帶領下,得到了很大的發展,事實證明,高干大的辦社方向是正確的。但是官僚主義者,尤其是區長程浩明還是采取敵視的態度,對高干大繼續施加壓力。當高干大在反巫神斗爭中犯下一點錯誤的時候,程浩明竟夸大其詞,橫加批評。最后甚至不許他參加“捉鬼”的行動。對此,高干大作了響亮的回答: “我不只是一個合作社主任,我還是一個共產黨員!凡是和老百姓切身利益有關系的事情,共產黨員都該管,都要管!”
高干大除了與官僚主義者展開斗爭外,還同巫神們的破壞進行較量。由于缺乏文化科學知識,他錯誤地認為世上是有神的。但當巫神們造謠破壞,嚴重損害老百姓利益的時候,他已顧不得神的是否存在,站到了斗爭的最前列。最后在與巫神的激烈搏斗中幾乎獻出了自己的生命。
關心群眾的痛癢,密切聯系群眾,從群眾中尋求辦法,吸取力量,這是高干大的另一性格特征,也是他成功和勝利的根本原因。他出身貧窮,來自群眾,同時,他又深入群眾,了解他們的疾苦,而且樂于為他們排憂解難,他與群眾結下了深厚的真摯感情。因此,當群眾遇到什么困難的時候,他們首先想到的是找高干大商量,請他想辦法出主意。而高干大要做一件什么事情,也總是先去征求群眾的意見。所以他的主張和建議總能得到群眾的擁護,有著深厚的群眾基礎。當高干大提出要辦醫藥合作社的時候,群眾就踴躍入股、熱情支持,使合作社擺脫危機并得以迅速發展。在激烈的斗爭面前,高干大也曾有過苦惱,是傅開山老漢的一番鼓勵和夸獎使他又精神抖擻地投入了新的斗爭。群眾教他以本領,給他以力量,使他渾身充滿了斗爭的勇氣。
高干大創辦醫藥合作社的成功和對于官僚主義、巫神等斗爭的勝利也同他公而忘私、埋頭苦干、對工作極端負責的嚴謹作風密切相關。這種嚴謹作風正是高干大的又一性格特征。要想辦好合作社,僅僅有了正確的方法是不夠的,還必須付出十分艱苦的勞動。在區書趙士杰支持他按照新的辦法“試辦”合作社之后,高干大全身心地撲到了工作上。他是合作社的主腦和忙人。 “這里才叫‘高干大,快來!’那里又叫‘高干大,你看這事情怎樣搞法呀?’直把個高生亮忙得一身水一身汗,像一匹癲馬一樣兩頭跳。”為了忙合作社的事,他甚至把兒子栓兒的婚事也擱到了腦后,任常有和高干大分裂之后,解除了女兒桂花同高栓兒的婚約,硬把她許給了巫神郝四兒。當桂花快要結婚時,高栓兒要求父親幫忙把情況反映到區上。高干大答應了,但他轉身就去忙公事,而把兒子的要求忘得一干二凈。從區里回來后,他突然想起有一件很要緊的事忘了辦,但就是想不起來。他的心里裝著合作社,就是兒子的婚姻大事也無法占據它哪怕只是一角的位置。
在高干大的帶領下,合作社突破了原來的業務范圍,他們包交公債,把負擔變為股金,還成立了工廠、運輸隊,包運公鹽,既減輕了群眾的公鹽負擔,又為老百姓節省了大量的勞動力。合作社得到了迅速發展。老百姓得益了,我們的主人公卻累倒了。但三天之后,高干大的身體稍有好轉,他又關心起合作社的事情來,干勁十足地去爭取合作社事業的更大發展。
高干大是四十年代初期活躍在解放區經濟戰線上的一位英勇戰士。他身上所體現的敢于獨創、敢于斗爭、聯系群眾、埋頭苦干以及公而忘私的精神是永遠值得人們效法的。尤其是對于改革開放的今天,這種精神或許還是很可寶貴的。
作家在刻劃高干大形象時,主要是讓人物置身于矛盾斗爭的漩渦,通過人物自己的語言、行動來加以表現。在語言、行動還不足以充分揭示人物性格時,作家又賦以適當的心理刻劃和細節描寫。因此,高干大的性格特征得到了多方面的深刻展示,人物形象鮮活生動,成為中國現代文學畫廊里一個有血有肉的典型形象。
上一篇:《高加林》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
下一篇:《高愚溪》文學人物形象鑒賞|分析|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