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題解析
[解題]尊師(respect teachers),顧名思義,即尊重老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一個人,無論地位有多高,成就有多大,如果飲水思源,他都不會忘記老師在自己成長道路上所付出的心血。這就是何以會產生那么多文學家、科學家和領袖人物尊師佳話的原因。尊師是一個民族文明的標志,是提高國民素質的關鍵,是經濟騰飛的基礎,是國家興旺的根本,所以尊師重教應該成為我們每個人的自覺行動。尊師并非僅僅是對某種社會職業的尊重,更是對知識的尊重,對人才的尊重,對人類智慧和勞動的尊重,說到底是對人類自身的尊重。
[析題]作文時,可以從一個學生的角度寫教師的辛勞與無私,寫教師的苦口婆心與諄諄教導,從而激發學生尊師的行為;可以從一個局外人的角度,客觀地描述教師職業對民族復興、國家繁榮的重要性,從而喚起全社會對教師的尊重與愛戴。
[溫馨提示]尊師,這既是一個動賓短語,又是一個偏正短語。因此,在寫作時,要緊扣這兩點:“尊重” 和 “教師”。切忌在作文時只圍繞 “教師” 二字展開,這是在作文時常犯的錯誤。另外,對 “教師” 的概念要有正確的認識,不一定只有在學校里給學生上課的人才是老師。其實,凡是對自己的成長和進步有啟發和指導作用的人,都可以成為老師,都可以成為作文論述的對象。
思路導引
怎么樣才算是尊師?尊師的途徑是多種多樣的。對于學生來說,路上相遇時有禮貌的招呼是尊師;下課后一聲 “老師您辛苦了”,是尊師;教師講課嗓子沙啞時送上一杯清涼的茶水,是尊師。從社會角度來說,針對教師物質匱乏的現狀給予他們應有的物質保障,為他們解除后顧之憂,是尊師;為教師提供各種便利,讓他們各盡其才,也是尊師。
人類從蒙昧階段走來,一步步走向文明發達的今天,離不開教育事業的發展。而支撐教育大廈的主力軍便是教師。沒有教師就沒有教育,沒有教育,也就沒有人類文明,人類就無法擺脫蒙昧。教師在自己的崗位上,默默奉獻,勤勤懇懇,付出了青春和心血。教師交給我們知識,也教會了我們做人,沒有理由不被尊重。
尊師,是對教師價值的肯定,會大大地增強他們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激發其智慧和能量,會讓教育事業更加蓬勃地發展,使師生關系、教師和社會的關系,變得更加和諧、文明。對教師的尊重,歸根到底,會對國家興旺發達和民族的偉大復興產生巨大的影響,也是中華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保障。
論點集錦
1.尊師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
2.教師的職業是崇高的、偉大的。
3.要學好文化、獲得知識,首先必須尊重老師。
4.尊師重教。
5.四化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師。
6.尊師,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內容。
7.沒有老師的辛勤工作,就沒有教育事業,人類的文明就不能向前發展。
8.尊師也需要分清對象。
9.教師要不斷地提高自身的全面素質,不斷增強師德修養。
10.尊師,要讓老師充分展示才華。
11.尊師,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論據超市
[理論論據]
※凡學之道,嚴師為難。師嚴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學。
—— 《禮記》
※師者,人之模范也。
—— (漢)揚雄
※古之學者必有師。師者,所以傳道、授業、解惑也。
—— (唐)韓愈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無惑?惑而不從師,其為惑也,終不解矣。
—— (唐)韓愈
※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 (元)關漢卿
※人之初生,不食則死;人之幼稚,不學則愚。
—— (明)王夫之
※四化需要人才,人才需要教育,教育需要教師。
—— 陳云
※國家的命運,有賴于對青年的教育。
—— 〔古希臘〕亞里士多德
※輕視教育的人是唯一的不學無術之輩。
—— 〔古羅馬〕賀拉斯
※教育,是民族最偉大的生存原則,是一切社會把惡的數量減少、把善的數量增加的唯一的手段。
—— 〔法國〕巴爾扎克
※教育對于人的靈魂,如同雕刻之于大理石。
—— 〔美國〕愛迪生
※*教師就像蠟燭,點燃了自己,啟發了學生。
—— 〔意大利〕路費尼
※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
—— 〔蘇聯〕斯大林
※提高教師的威信,應該用教育全體居民的辦法,在教師周圍形成一種普遍尊敬的氣氛。
—— 〔蘇聯〕加里寧
※教育是一種最艱巨的事業。優秀的教育家們認為,教育不僅是科學事業,而且是藝術事業。
—— 〔蘇聯〕加里寧
※要更多地要求一個人,也要盡可能地尊敬一個人。
—— 〔蘇聯〕馬卡連柯
※教師——他是學生智力生活中的第一盞指路明燈。
—— 〔蘇聯〕蘇霍姆林斯基
※不好的教師是傳授真理,好的教師是教學生去發現真理。
—— 諺語
[事實論據]
師之,父母也
孔子死了以后,他的學生們商量怎樣為他服喪。子貢說:“以前顏淵死了,老師為顏淵服喪,就像為自己兒子服喪一樣,只是沒有喪服標志。后來為子路服喪也是這樣。現在我建議大家為老師服喪,就像為自己的父母服喪一樣,只是不穿喪服。” 大家同意子貢的意見,為孔子 “心喪” 三年。就是在三年里不飲酒,不穿華麗的衣服,不赴宴,不宴請賓客,一如為父母服喪一樣。子貢還特地在孔子的墓旁搭了房子,為孔子守了三年墓,這才離去。
雍正開尊師先河
清王朝規定,皇子皇孫6歲時便要跟老師讀書,攻讀五經、《史記》、《漢書》、詩賦等,沒有寒暑假。雍正以前,皇子初見老師,彼此長揖不拜,老師也不稱師傅。從雍正開始,要求皇子入學時要拜師,并須力勸師傅受禮。如果實在不肯,也要向老師的座位作揖,以此對皇子進行敬師的教育。
不虔誠的拜師者
鄭玄是東漢末年的大儒。大將軍袁紹在冀州大會賓客時,派人去請鄭玄。當時賓客很多,他最后才到,一到就被邀請上座。席上的客人們很多都是豪杰之士,有才學的人很多,看到鄭玄只不過是一個儒生,有人便很不服氣,提出各種各樣的問題要求解答。很多都是大家聞所未聞的知識,鄭玄一一解答,大家聽了都十分嘆服。汝南人應劭也在座,這時候站了起來說:“我是前太守應仲遠,拜您為師,怎么樣?” 鄭玄笑了笑說:“孔子只從德行、言語、政事、文學四個方面考查學生。他的學生顏回、子路、子貢等人從來不在孔子面前稱道自己的官銜。” 應劭一聽,臉馬上紅了。
*程門立雪
楊時,宋代著名學者。他從小聰明好學,常對人說:“學習于我像飲食,是出于我內心的需要,所以我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放松學習。” 他24歲就中進士,但他辭官不做,慕名到當時很有聲望的學者程顥處求教。在程顥的指導下,楊時進步很快。當他學成回故鄉南劍(今屬福建省)時,程顥目送他遠去,感慨地說:“我的思想學識從此到南方去了!” 程顥去世后,楊時為了進一步深造,年已40的他又來到洛陽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為師。有一天中午,他和同學一起去向老師請教,正碰上程頤閉目養神。為了不打擾老師,他恭恭敬敬地站在門外。那時正下著大雪,等程頤醒來時,門外的雪已積有一尺厚了。
為老師盡 “孝心”
明代著名學者羅汝芳年輕時拜顏鈞為師。顏鈞因為得罪權貴,遭迫害入獄,羅汝芳就到監獄中親自服侍老師。顏鈞坐牢6年,羅汝芳服侍了6年,連科舉考試都不參加。他還賣掉了田產以救老師出獄。羅汝芳晚年退隱歸田,顏鈞來了,他就寸步不離地服侍老師,茶水瓜果都要親自送到老師面前。孫輩們覺得這太辛苦了,要求由他們代勞。羅汝芳說:“我的老師不是你們所能服侍的。” 仍然堅持親自動手。
*不忘恩師
物理學家、化學家居里夫人在發現放射性元素鐳后聲望極高。1913年,她回到祖國波蘭參加華沙鐳學研究院落成典禮。在主席臺上,看到人群中有她小學時的老師,就疾步走到老師身旁,深深地吻了老師的臉頰,然后推著老師坐的輪椅向主席臺走去。居里夫人功成不忘恩師,受到人們的稱譽。
先老師,后生意
香港著名愛國實業家李嘉誠尊師重教,捐巨資興辦了汕頭大學。一次,他邀請汕頭大學的一批教師來港,準備親自去車站迎接。恰好此時他又接到通知說,國家經貿部一位官員將專程來港與他洽談生意,請他去迎接。經過考慮,李嘉誠先生安排了別人去接經貿部官員,而自己還是去了火車站。由于火車晚點,他在車站足足等了一個多小時。汕頭大學的老師知道后感動地說:“這件事使我們更加深刻地體會出李嘉誠先生創辦汕大的誠心。他能舍命辦教育,我們就應舍命陪君子,與李先生同心協力把汕大辦好。”
“百米飛人” 不忘師恩
1992年巴塞羅那奧運會上,英國的克里斯蒂擊敗包括世界紀錄保持者劉易斯在內的眾多世界短跑名將,奪得男子100米金牌。賽后,這位大器晚成的新的 “百米飛人” 表示:“這枚金牌和榮譽應該屬于我的教練諾丹,是他發現并培養了我,我把這一榮譽獻給他并向他由衷地說聲‘謝謝’。” 在田徑圈內,克里斯蒂對教練的敬重確實有口皆碑,這當然與諾丹將他由一位成績平平的運動員訓練成世界大牌明星有關,但更重要的是師徒之間的相互關懷和敬重。1995年的哥德堡世錦賽期間,克里斯蒂運動衫上赫然印上 “諾丹訓練” 的字樣,成為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大言不慚的袁世凱
袁世凱升任五品官后,對他的老師張謇不再稱 “老師”,寫信稱 “季直先生”。后來官越做越大的他對老師稱 “季翁” 了,最后竟然稱起 “季兄” 來。張謇氣憤地寫信質問他:“謇今昔猶是一人耳。而老師、先生、某翁、某兄之稱,愈變愈奇,不解何故?”
[自我補充]
互動園
[作文題目]
1.物理學家、化學家居里夫人,在發現放射性元素鐳之后,聲望極高。1913年,她回到祖國波蘭參加華沙鐳學研究院落成典禮。在主席臺上,看到人群中有她小學時的老師,就疾步走到老師身旁,深深地吻了老師的臉頰,然后推著老師坐的輪椅向主席臺走去。居里夫人功成不忘恩師,受到人們的稱譽。
2.教育是一種最艱巨的事業。優秀的教育家們認為,教育不僅是科學事業,而且是藝術事業。
—— 〔蘇聯〕加里寧
要求:①這兩段文字對你有什么啟發,請根據上面提供的材料寫一篇議論文。②立意自擬定,所寫內容必須在 “尊師” 范圍內。③題目可自擬。④1000字左右。
[實戰演示]
精彩范文
尊師重教談
王運川
尊師重教,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光榮傳統。
老師的精神是崇高的、偉大的。路費尼說:“教師就像蠟燭,點燃了自己,啟發了學生。” 是的,他們在自己的工作崗位上默默耕耘,澆灌著一棵棵幼苗,使之茁壯成長,長年累月消耗自己的能量。因此,人們常用最美好的語言,把老師稱為 “園丁” 、 “燃燒的蠟燭” 、 “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無數的名人從他們的老師那里得到啟蒙,繼而找到打開成功之門的金鑰匙。可以說,沒有老師的辛勤工作,就沒有教育事業,人類的文明就不能向前發展。因此,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尊重自己的老師。無數的前人為我們樹立了尊師的榜樣。
俗話說:“一日為師,終身為父。” 古時候,人們把師徒之情看成父子之情,從一個側面反映了古人對老師的尊重。有這樣一個故事:宋代著名學者楊時從小聰明好學,常對人說:“學習于我像飲食,是出于我內心的需要,所以我在任何時候都不會放松學習。” 他24歲就中進士,但他辭官不做,慕名到當時很有聲望的學者程顥處求教。在程顥的指導下,楊時進步很快。當他學成回故鄉南劍(今屬福建省)時,程顥目送他遠去,感慨地說:“我的思想學識從此到南方去了!” 程顥去世后,楊時為了進一步深造,年已40的他又來到洛陽拜程顥的弟弟程頤為師。有一天中午,他和同學一起去向老師請教,正碰上程頤閉目養神。為了不打擾老師,他恭恭敬敬地站在門外。那時正下著大雪,等程頤醒來時,門外的雪已積有一尺厚了。這就是 “程門立雪” 的故事。楊時寧可自己挨凍,也不打擾老師午休。這體現了楊時對老師的無比尊重。物理學家、化學家居里夫人在發現放射性元素鐳后聲望極高。1913年她回到祖國波蘭參加華沙鐳學研究院落成典禮。在主席臺上,看到人群中有她小學時的老師,就疾步走到老師身旁,深深地吻了老師的臉頰,然后推著老師坐的輪椅向主席臺走去。居里夫人功成不忘恩師,受到人們的稱譽。
居里夫人之所以如此尊重自己的老師,是因為她深深懂得,沒有昔日老師的啟蒙、教育,就不可能有自己今天輝煌的成就。要想學好文化、獲得知識,首先必須尊重老師。在學校里,我們做學生的,要聚精會神地聆聽老師講課,認真做好聽課筆記,主動回答老師精心設計的問題。最后,按照老師的合理要求一絲不茍地完成練習、作業;課堂外,遇到老師,要問個好;老師有困難,要盡力協助解決等等。這樣做,就是我們學生尊師的具體表現。
尊師不僅僅是學生的事情,而且是全社會的事情。一個國家教育事業的發展,社會經濟的發達,都離不開老師的辛勤勞動。要時刻關心老師的衣、食、住、行,解除他們的后顧之憂。不要 “紙上談兵”,真正從實際上提高他們的社會地位。現在的日本,教書這一職業被當做一種 “圣職”。日本之所以能夠在戰后躋身世界經濟強國之列,原因固然很多,全社會十分尊師重教不能不說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
試想一下,沒有教師,怎能傳授文化、發展文化?沒有教師,怎能培養人才?沒有人才,怎能使國家強盛?國家不強盛,又怎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經典點評
教師,是我們知識的給予者、人格的塑造者。尊師,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個文明社會基本的行為規范。文章緊扣 “要尊師” 這個中心論點,圍繞它提出了 “老師的精神是崇高的、偉大的”“要想學好文化、獲得知識,首先必須尊重老師”“尊師不僅僅是我們學生的事,而且是全社會的事情” 這三條分論點。三條分論點從不同角度對 “要尊師重教” 加以論述,事實論據充分,邏輯嚴密,論證有力。行文旁征博引,選取了古今中外有代表性的例子,有力地表達了自己的觀點。
文章論述準確、深刻,事例充分,語言簡練,極具說服力。
[實戰演練]
請按題目要求另寫一篇議論文。
上一篇:《尊嚴》作文論點論據論證
下一篇:《尊重》作文論點論據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