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題解析
[解題]尊嚴(dignity),指可尊敬的身份或地位。從某種意義上講,這一說法并不十分確切。真正的尊嚴決不取決于身份和地位,尊嚴是高尚的人格,是一種價值觀,一種自立、奮斗的精神。尊嚴不僅是個人價值的象征,更是民族、國家的立身之本。因為做人的尊嚴是任何東西也取代不了的,尊嚴是在捍衛正義中得到的升華。
[析題]一個沒有尊嚴的人,就無法與世人平起平坐,一個沒有尊嚴的民族,也難以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因此,在我們寫作的時候,可以從這兩個不同的角度來考慮。就個人來說,尊嚴是指尊重自己,不向別人卑躬屈節,也不容許別人歧視、侮辱。只有自己敬愛自己、自己珍惜自己、自己維護自己的尊嚴,才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樹立自信,打敗他人。就國家來說,一個國家只能靠自己的力量,維護本國的主權和尊嚴,只有自立才能自強;仰人鼻息,看人臉色,最終只是別國的附庸。尊嚴也并不等于一味地排斥,不等于拒絕別人先進的東西。但尊嚴者絕不乞求,絕不到處伸手。
[溫馨提示]人們習慣將尊嚴與 “面子” 混為一談,認為維護尊嚴就等于愛面子。實際上,尊嚴關系到國格、人格,人人都應當維護。但 “愛面子” 是出于虛榮心,覺得別人不采納自己的意見,或者身邊人比自己強,便是 “丟面子”,于是就要去 “挽回面子”。這種 “面子” 思想是極其錯誤的。
思路導引
尊嚴是人類的一種美德,無論個人還是國家都不能缺少。它是一種強健的獨立精神,尊嚴是保存生命的要義,是繼續生命的根基。
真正的尊嚴,包括尊重自己的身份、尊重自己的責任,并能和他人建立起彼此互相尊重的關系。譬如身為父親,行為舉止就要像個父親。不是大男人主義的父親,也不是霸王式的父親,而是慈愛、慈祥、懂得以智慧教養孩子的父親。這樣才能真正建立起做父親的尊嚴,否則僅僅在孩子面前擺父親的威風,到最后可能為了樹立尊嚴,結果反而失去了尊嚴。
人不能沒有尊嚴。擁有尊嚴的人,永遠站得高、挺得直、走得遠!擁有尊嚴的人,是有原則的人,是有骨氣的人。一個民族更不能沒有尊嚴,這種尊嚴應當是堂堂正正的尊嚴,是頂天立地的尊嚴,是獨立自主的尊嚴。而這些尊嚴是爭出來的,是干出來的,是自強不息、不懈奮斗的結果。
我們常講 “自尊而后人尊”,意思就是要我們自尊自重,才會得到他人的尊重。在尊重自己之前,還應該先尊重他人。
論點集錦
1.尊嚴是一種美德。
2.祖國的尊嚴不容侵犯。
3.尊嚴是自信、自強的支撐點。
4.忍辱負重是為了更好地維護尊嚴。
5.能自立者,方有真正的尊嚴。
6.尊嚴能贏得別人的尊敬。
7.尊嚴在人際交往中起著重要作用。
8.尊嚴就要嚴于律己。
9.尊嚴不是驕傲自大、妄自菲薄。
10.維護尊嚴要用實際行動。
論據超市
[理論論據]
※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
—— 《孟子》
※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為大丈夫也。
—— 《孟子》
※君子可招而不可誘,可棄而不可慢。
—— 《文中子》
※士可殺而不可辱。
—— (先秦)孔子
※恢弘志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
—— (三國)諸葛亮
※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
—— (唐)李白
※不可自暴自棄自屈。
—— (宋)陸九淵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 徐悲鴻
※江山如此多嬌,引無數英雄競折腰。
—— 毛澤東
※保持尊嚴地忍受貧窮,是賢智之士所固有的特征。
—— 〔古希臘〕德謨克利特
※被愛錢財或愛權力之欲望所征服就是失去尊嚴。
—— 〔古希臘〕柏拉圖
※尊嚴,本來就是,或應該是美德之所在。
—— 〔英國〕培根
※一個人的尊嚴不在于獲得榮譽,而在于本身值得這榮譽。
—— 〔英國〕牛頓
※自尊心是一種美德,是促使一個人不斷向上發展的一種原動力。
—— 〔英國〕毛姆
※沒有尊嚴的人,即近于自卑。
—— 〔英國〕莎士比亞
※擦地板和洗痰盂的工作和總統的職務一樣,都有其尊嚴存在。
—— 〔美國〕尼克松
※人應該尊敬他自己,并應自視能配得上最高尚的東西。
—— 〔德國〕黑格爾
※要保持自己的尊嚴,必然凜然不可辱。
—— 〔德國〕歌德
※走自己的路,讓別人去說吧!
—— 〔意大利〕但丁
※寧愿生命消失,只要聲譽能夠留存。
—— 〔匈牙利〕裴多菲
※一個具有足夠尊嚴的人總是更有信心,更有能力,也更有效率。
—— 〔奧地利〕阿德勒
[事實論據]
“畫不賣與官僚”
齊白石是現代國畫大師,全世界第一流的知名畫家。他的畫很珍貴,可是,他的民族氣節更可貴。1937年,日寇占領北平時,在北平藝術專科學校當教授的他已經70歲高齡了。當他看到 “北平藝專” 已被日本侵略者和漢奸統治,就立即辭去了教授的職務,在家閉門謝客,表示不與敵偽同流合污。冬天天氣寒冷,他們全家人寧愿受凍,也不領敵偽的施舍。有一天,幾個日本人要買他的畫,他斷然拒絕。凡是侵略者、漢奸、賣國賊,連家門也不讓進。齊白石老人的高風亮節一直為世人所稱道。
*陶淵明不為五斗米折腰
東晉詩人陶淵明家里很窮,卻志趣高雅,為人樂觀,經常以寫詩文來表達自己的志向。出于生計,他去州里做小官,但因看不慣官場中的惡劣作風,沒做幾天就回家不干了。后來他又被人推薦去做彭澤縣令。到任不久,郡里派督郵來檢查公務,要求他恭恭敬敬地去迎接和熱情招待。陶淵明十分氣憤,說:“我決不為當個小縣令混口飯吃而向那些老爺低頭彎腰。” 于是,他交出官印辭職回鄉,在家鄉開荒種地,寫了不少田園詩。
于謙講書
一天下午,于謙和同窗正在書院內讀書。御史大人來書院巡查了。一群教書先生急忙恭敬地出門迎接。御史來到班上,其他同學更是戰戰兢兢停止了讀書,只有于謙頭也不抬,繼續看書。御史為教訓這個對他不恭的青年人,便叫他跪著講一段書給自己聽。
于謙有禮貌地向各位官員拜禮,然后用強硬的口氣說:“大人讓我跪著講書可以,可要請各位大人跪在案前聽講!” 御史惱羞成怒,氣得將手中的戒尺折成了兩截,其他人大氣也不敢出。于謙依然態度強硬地說:“大人,今天學生要講的是太祖高皇帝的大誥,我于謙不敢不跪下,為了表示對高皇帝的尊敬,我看各位官人也不敢不跪著聽吧?” 剛才還大耍威風的大小官員只好跪下,一直聽到于謙講完。
忍辱才能負重
韓信年輕時窮困潦倒,很被人瞧不起。一天,他走到集市上,一個屠夫指著他的鼻子挖苦他說:“你敢在我身上扎兩刀嗎?如果不敢,就從我的胯下鉆過去!” 這種明目張膽的挑釁簡直是欺人太甚!韓信聽罷,怒從心起,很想狠狠地教訓他一頓。但轉念又想,何必跟一個屠夫一般見識呢?來日方長。于是一咬牙,當著眾人的面從屠夫的胯下鉆了過去。后來韓信在楚漢戰爭中立了大功,拜將封侯,他不但沒有報復這個屠夫,反而賞之以金、委之以官,使其深受感動。
軍長的 “囚歌”
戰功卓著的新四軍軍長葉挺,在震驚中外的 “皖南事變” 中被俘。在敵人的監牢里,面對反動派的百般威脅利誘,他始終堅貞不屈,寫下了百世流芳的《囚歌》:“為人進出的門緊鎖著/為狗爬出的洞敞開著/一個聲音高叫著/爬出來吧,給爾自由/我渴望自由/但我深深地知道/人的身軀怎能從狗洞里爬出/我希望有一天/地下的烈火/將我連這活棺材一齊燒掉/我應該在烈火與熱血中得到永生!”
“他的成績是全班第一”
牛頓是萬有引力定律的發現者、偉大的物理學家。不過,他小時候的學習成績并不好。他的老師是這樣介紹他的:“他的成績是全班第一,不過要倒過來數。” 因此,同學們都瞧不起他。有一次,課間游戲時一個學習好的學生借故踢了牛頓一腳,并罵他笨蛋。這一腳、一罵,大大傷了牛頓的自尊心,他氣憤極了,心想:我倆都是學生,為什么他敢欺負我,就是因為我的學習成績不如他。從此,牛頓下定決心,要發憤讀書,一定要爭一口氣,一定要超過他。果然,牛頓的學習成績直線上升,不久就超過了那個曾經欺侮過他的同學,成為全班第一名。
*不怕死的故事
南朝宋明帝在臨死前,因看到大臣王景文權勢太高,怕他謀反,就賜他一死。當時,王景文正在江州,剛與來客展開一局棋。他看過敕書,默默地將其放在棋盤下,神情態度仍是很舒暢的樣子……待這局棋下完了,他把棋子、棋盤等收拾完畢,才慢慢地告訴眾人:“皇帝下了敕書,賜我一死。” 然后,他舉起了一杯毒酒,對眾賓客們說:“我這樣的酒,就不能請諸位喝啦!” 說罷,把毒酒一飲而盡。
晏嬰使楚
晏嬰出使楚國,楚人想要戲弄晏嬰。晏嬰長得矮小,楚人就在大門的旁邊開了一個小門,讓晏嬰從小門進入。晏嬰不從小門進,說:“出使狗國的人,才從狗門進入。我出使的是楚國,不該從這個門進入。” 禮賓司官員只好陪同他改從大門進人。晏嬰見了楚王,楚王諷刺地說:“齊國沒有人了嗎?” 晏嬰回答說:“齊都臨淄有三百閭,一閭二十五家,這么多人,張開衣袖可以組成帷帳,一人揮一把汗就像下一場雨,怎么能說沒有人呢?” 楚王說:“既然如此,為什么派你來當使者?” 晏嬰又回答說:“齊國受命出使的人,都各有所主。使者中的賢者,出使賢明之國;使者中的不肖者,出使那些不賢明的國家。我是最不肖的,所以被派來出使楚國。” 晏嬰機智地維護了國家、個人的尊嚴。
趙王之樽
趙王得到了一塊產于于田的美玉,把它雕琢成一只酒杯。并宣布說:“這酒杯專門用來向有功之人敬酒。” 邯鄲之圍解除后,趙王跪在地上,手捧這只酒杯虔誠地向相助的魏公子敬酒。趙王也用這只玉杯向有功將士敬酒。趙國人都認為,能飲上這只玉杯盛的酒,比得到四十匹馬、十輛車的俸祿還要榮耀。可是到了后來,趙王卻用這只玉杯給為他舔痔瘡的受他寵愛的小人飲酒,這一來大失人心。適逢秦國征伐趙國,趙國大將率領軍隊擊退了秦軍。趙王又拿出那只玉杯向有功將士敬酒。將士們個個怒火中燒,都不愿飲。
[自我補充]
互動園
[作文題目]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作文:
一個經歷過社會炎涼的企業家說:“人的尊嚴靠財富。”
一個經歷過冤案折磨的老年人說:“人的尊嚴靠法制。”
一個經歷過艱辛研究的學者說:“人的尊嚴靠知識。”
一個經歷過幾十年探索的哲人說:“人的尊嚴靠思想。”
要求:①不同經歷的人,對尊嚴各有各的理解。你是如何理解尊嚴的?請運用上面提供的論點論據,以 “尊嚴” 為話題寫一篇議論文。②立意自定。③題目可另擬。④不少于800字。
[實戰演示]
精彩范文
尊 嚴
人活在世上,大約都是講究一種活法,這個活法中少不了尊嚴。徐悲鴻所謂的 “人不可有傲氣,但不可無傲骨” 也就是這么一個意思。歷史是一長串關于活法的記錄,一頁頁翻過去,就如同在與成群結隊的失敗者或成功者交談,失敗者中亦有讓人敬佩者,成功者中亦有叫人不齒者,真正的英雄與成敗無關。活得有尊嚴,死亦有尊嚴,英雄的風度,是面對得失的平和與守常,是他對尊嚴的捍衛。
尊嚴,在不同的時代有不同的內容。昔日,尊嚴就是蘇武牧羊19載須臾不失的崇高氣節,就是文天祥用生命寫成的《正氣歌》;尊嚴就是盧溝橋畔中國守軍還擊的隆隆炮聲,尊嚴就是板門店志愿軍代表臉上那勝利者的微笑。尊嚴,是有代價的。為了尊嚴,李太白寧肯一生浪跡天涯,也不愿 “摧眉折腰事權貴”,陶淵明愿意親自躬耕田間,也不肯 “為五斗米折腰” ;為了尊嚴,葉挺決不 “從狗洞里爬出”,朱自清寧死不吃嗟來之食;為了尊嚴,王鐵人 “寧肯少活20年,也要拿下大油田”,毛澤東立志 “核潛艇一萬年也要造出來!”
閑日讀史,讀到南朝一章,從那些零零碎碎的文字中就站出來那么一位英雄,他叫王景文,是宋明帝的大臣,皇帝怕他謀反,賜其一死。敕書下至江州,王景文正與友人對弈。他看過敕書,不動聲色,繼續與友人手談。一局終了,他才端起那杯毒酒,欠身對在場的友人們說:皇帝賜我一死,這樣的酒就不便請諸位同飲啦,抱歉!言畢,一飲而盡,倒地西去。
沒有辯解,也不需辯解;沒有乞求,乞求毫無意義;沒有哀嘆,哀嘆使人彷徨。干凈利索,帶著完整的氣節凜然去也!看似愚忠與服從,實為一種無聲的有力辯護。
人,是一種有尊嚴的生靈,而許多人恰恰就在生死攸關的那一瞬之間,在被欲望和誘惑引領的那么一兩步,甚至在一點點蠅頭小利的爭執之中,喪失了尊嚴。歷史上的那個王景文那么干脆地領死,在生命與尊嚴之間,義無反顧地作出了如何面對死亡的抉擇,這不能說不英雄。無論官吏還是平民,尊嚴應該是每一個人價值的底線。沒有了尊嚴的人生是空洞的、無意義的。貪婪者無尊嚴,奸佞者無尊嚴,暴戾者無尊嚴,古今皆然。
經典點評
尊嚴,是一種高尚的精神,是一種人格品質。本文緊扣論題,從古至今,列舉了無數豪杰為尊嚴而戰的例子,使得整篇文章中心突出,思想深入。同時作者又加入了王景文的故事再一次加以渲染,說明了尊嚴對于人生的價值。最終作者以自己的感觸進行總結,指出尊嚴比生命更加重要。
全文論據充實,語言簡練,思想深刻,是一篇值得學習的優秀作文。
[實戰演練]
請按題目要求另寫一篇議論文。
上一篇:《對與錯》作文論點論據論證
下一篇:《尊師》作文論點論據論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