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之道·謙遜·晏嬰居功不驕
春秋時政治家晏嬰用一匹駕車良馬贖了奴仆越石父的身,將他帶回齊國。到齊國后,晏子對越石父招呼沒打,就回家了。越石父很生氣,要與晏子斷絕交往。晏子派人說:“我與先生并沒有交往,我看你可憐,贖你回來,你還不滿足嗎?為什么要這么快就絕情呢?”越石父說:“聽說君子最大的痛苦是找不到知己。我地位低下,沒人了解我。你把我贖回來,我以為遇到了知音。可你這樣不辭而別,和雇我當仆人又有何區別呢,還不如繼續讓我當仆人去!”晏子聽到這樣的話,趕快去見越石父,以恭敬的態度對他說:“前兩天只見到先生的容貌,今天才了解先生的志向。聽說君子不因小誤會而絕情,請給我一個改過的機會吧!”于是設宴招待越石父,以尊貴的朋友對待他,越石父激動地說:“這樣做,我反而不敢當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是:俗人有功德于人,便露出驕矜之色。而晏嬰把一個奴仆從卑賤中救出,又能畢恭畢敬地對待,這才叫不俗。而這也正是晏嬰之所以成為一個成功的偉大政治家之原因。
上一篇:修身之道·果決·春申君當斷不斷而喪命
下一篇:修身之道·信念·最后一片葉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