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歌
我們唱了一路的歌,卻發現無詞無曲。我們走了很遠很累,卻忘了為何出發。
——題記
灰灰的房子,灰灰的街道,灰蒙蒙的天空和光禿禿的樹枝成為現在城市的病態,再難有秋風清秋月明的美景。萬家通明的燈火是對璞真的最后告別,汽車的鳴笛和人們的喧囂則奏響了鄉村寧靜最后的離歌。
我們離家太久,驀然已經忘記了鄉村的味道。但每個人的心底都有一片最柔軟的花田,它是每個人最后的情感歸屬,故鄉是一種符號,它代表著炊煙,果樹,雞鴨羊群甚至母親。母親在村頭的呼喚,奶奶織的毛衣和床單以及梁間燕子的呢喃,最后都凝成片片的煙霞。而這煙霞,是一個人心靈深處永遠解不開的情結,是大浪淘沙之后的頓悟,是人生歸于平靜的從容。
記得在原來每年總會回到鄉下住上一段時間。在那里有著不同于城市喧囂的聲音。春風一過,千翠萬綠,夜闌人靜,屏神凝氣,那些草兒花兒的囈語,樹兒苗兒伸展臂膀的響動,全部飄進耳際,這醉心的仙樂是春姑娘的演奏,是生命的顫動。夏夜的蛙鳴,蟬噪,秋天的蟲唱,鳥鳴都是特色的音樂。只有到了冬日那些大自然中的演奏者似乎感到了身心的疲憊,全部收起了各式各樣的樂器躲進舒適溫暖的暗室,去做一場春秋大夢。
其實,也并非完全如此。在人們沉睡的暖夢中,忽而就會傳出一聲雄雞的啼鳴。這聲音沖破黎明前的黑暗,驚醒了熟睡中的世界,隨之萬雞和鳴酬唱,前者呼,后者應,此起彼伏,織就出一曲高亢、激越的交響樂。雞鳴,狗吠,鴨唱,鵝叫,豬哼,馬嘶,牛哞……北國鄉村的早晨,是一片歡騰的天地。醉聽鄉音,如癡如夢,童年的情趣,自是美夢一場。
但在這偌大的城市,人流交集,雖是繁榮也喧嘩,到處爾虞我詐,競爭力很是強大,無血的戰爭比有血的戰爭更為可怕。都市的生活中,在繁密的建筑面前,在川流的物欲面前,人,是如此渺小,以致于我們無法找到真正屬于我們內心的聲音。然而,是否擁有寧靜,不在客觀的景,全在主觀的心。人們的心亂了,自然在浮躁的社會中無法保持當初那一顆寧靜的心,聲聲的車鳴以及人們急不可耐的吆喝聲則成為了以往安寧鄉音的離歌。
渺遠的鄉音躲在云層下,疲倦和黃昏的鳥一樣,面對江水慟哭,江水緩緩流,終有溫柔的叫人落淚的時候。
上一篇:楊眉笑《離歌》高中作文
下一篇:郭統《離歌》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