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行梓道中,梓葉相切磨。與君別交中,緬如新縑羅。裂之有馀絲,吐之無還期。”
——《離歌》
野營萬里,不見城郭,風沙漫漫,雨雪紛紛。她本弱女子,卻孑然顛簸于浩浩長路,社稷的重擔壓在她瘦削的肩頭,無人憐惜,更無人相送。
你可聽聞離歌聲聲,歌盡悲歡離合。
路遠迢迢路望盡,山高重重山凄涼。
她堂堂大漢公主,諳熟文明禮儀,喚一聲細君。卻在武帝的一聲令下被迫嫁去烏孫國,委身于已年邁的獵驕靡。言語尚且不通,更何論心意?入目處處是陌生之景,食宿皆難以習慣,她為右夫人,尚在匈奴公主地位之下。她不禁長聲喟嘆,嘆無處可棲身,又嘆身世愁苦無人惜,流落異鄉無人問,她的青春全葬送在那片荒蕪之地。
獵驕靡去世后,她本以為可以歸漢。只是獵驕靡之孫繼位,按當地風俗要繼任舊王的妻妾。細君從小貴為公主,又來自禮儀之邦,所受的禮儀教育向來不曾接受祖孫共妻。她驚怒,上書向武帝呈明,想要歸漢。可沒料想到,武帝卻回信叫她隨從烏孫國風俗,以便成了他聯手烏孫共擊匈奴的大局。
她盼了許久的一紙回信,指望著那攜來的是歸家的喜訊,卻被幾行小書徹底冰冷了心扉。她無處訴苦,只得咽下這滿腹委屈。她作《悲愁歌》,她彈響了古代第一聲琵琶,也訴不盡心中刻骨的愁苦怨恨。
“居常士兮心內傷,愿為黃鵠兮歸故鄉。”
可她至死,也沒能再看一眼故鄉的明月。史官落筆淡薄無情,她短暫的一生化為幾行小楷載入史冊,記下她為漢朝安寧作出的種種貢獻。卻沒記下她和親后度過了怎樣憂愁的半生,落得了憂郁而死的結果。
烏孫公主劉細君,只是漢朝遠嫁的第一人。自她之后,多少公主在最好的年華被送往西域,成全父兄的大業,葬送如花的年歲。她們也會像尋常人家的女子一般對未來滿懷期待,年輕的心事還未多加暢想便在黃沙中消磨殆盡。出使在外的使者尚且有機會回鄉,可她們只一去不復返,與故鄉親人愛人自此天涯相隔,在不識的異鄉受盡風沙摧殘,任容顏老去。清代和親的女子平均壽命甚至不足三十。也許她們心中最為艷羨的,反倒是平民家的無拘無束的女孩子吧。
離歌一直唱著,從漢朝輾轉至明清。歌不盡獨向黃昏的片片青冢,亦或是隕落塞外的縷縷香魂。更歌不盡,她們作為偉業的犧牲品,短暫而悲哀的潦草半生。
上一篇:米曉涵《離歌》原創高中作文
下一篇:吳孜越《離歌》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