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和”之心,永不停止
何為“和”?“和”是嚴冬中的一團柔火,為人們帶來溫暖;“和”是清秋中的一陣秋風,為人們帶來清涼;“和”是荷塘中的一縷芬芳,為人們帶來舒暢;“和”是黑夜中的一點星光,為人們帶來希望……
一個“和”字,道出了多少個華夏兒女的悠久歷史?!昂投煌薄ⅰ昂椭怨矟碧鞎r、地利、人和”顯現了我們古代中國對“和”的重視;而“和平外交政策”、“民族區域自治制度”……更是顯現了當今中國對“和”的不懈追求與堅持……
“孔融讓梨”的故事,早已是家喻戶曉的經典了。然而,在孔融識禮節、孝順的表面下,有的,還是他對“和”的理解。在面對比自己大的人面前,他不以自己是小孩的身份,而去“合情合理”地霸占香梨。于他而言,一個“讓”字,便能讓他人感到快樂,自己雖然沒有吃到香梨,但心中卻已然滿足。這便是他所認知的“和”。
在中國古代的對外貿易中,君王多會以朝貢貿易的方式來完成交易。雖然往往是“厚往薄來”、“倍償其價,”但其中也蘊含著中國祖先獨特的大智慧:他們并不看重金錢為他們帶來的“表面”利益,而更看重的,則是朝貢貿易下的“內在”價值。在宣揚國威的同時,也表達了中國對外國的友好態度,并愿意以和平的方式加強與海外各國的聯系,以求達到世界之“和”,這便是我們中國祖先所推崇的“和”。
在世界聞名的萬隆會議中,周恩來總理在面對各國所不看好的情況下,仍鎮定自若的完成了精彩的發言,贏來了熱烈的掌聲,并在會議上提出了震驚世界的“和平共處五項原則”,這項提議深受各國的歡迎,并被世界定為了處理國與國之間關系的準則。周總理正是意識到了?!昂汀笔鞘澜缢餐非蟮哪繕耍盘岢隽巳绱苏鸷车闹鲝?。他以自己的行動,向全世界證明了中國對“和”雷打不動的決心與堅持。
無論是古代還是現代,“和”一直都是世界的主題。小到家庭,大到國家,唯有“和”,才可“合”。倘若沒有“和”,縱然是一統天下的秦始皇,最終也只得背負著“暴君”的罵名。
所以,讓我們不忘歷史,追“和”之心,永不停止!唱響“和”之時代!
作文點評:
觀點明確,立足現實時政
上一篇:張世杰《路》抒情高中作文
下一篇:王藝璇《那一朵山間的蒲公英》寫人高中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