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烏鴉,鳥綱,鴉科。我們鴉家族,在地球上與人類相處了很久很久。近百年來,人類科學技術雖然有了很大發展,但是人們還沒有真正認識我們。不被人們所理解,這是多么遺憾的事情呀!
我們鴉家族,幾乎分布全球,五洲四海都有我們的親戚。除了我大嘴烏鴉外,還有禿鼻烏鴉、白頸鴉、寒鴉、渡鴉,以及全身羽毛雪白的“白烏鴉”哩! 你們人類偏愛的喜鵲和紅嘴藍鵲也是我們的“遠房親戚”,所不同的僅是他們或者穿得漂亮點,或者懂得歌唱罷了。
由于我們的長相不那么好看,所以不討人喜歡,嗓子也特別差勁,一開口就是“呱呱呱”,人們聽起來覺得有點凄厲。有什么辦法呢,這是爹媽生的。千百年來,人類不體諒我們,還舞弄文墨,橫加指責,真叫我們不好受。
馬致遠老先生在《天凈沙·秋思》里這樣寫道:
枯藤老樹昏鴉。小橋流水人家。古道西風瘦馬。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
把我們的名字與“枯藤”、“老樹”、“西風”、“瘦馬”相提并論,與“夕陽西下”和“斷腸人”扯在一起,作為蕭瑟凄涼的象征。
唐朝詩人杜甫、岑參、張繼等都在他們筆下描述過烏鴉夜宿前繞樹低飛和凄厲啼叫的情景。
由于人們對我們烏鴉本來就有些誤解,再經文人的筆一點撥,我們的壞名聲就從此“鐵案難翻”了。
在民間,人們還常把我們視作“不祥之物”。說什么“烏鴉叫,禍來到”。其實,這些都是冤假錯案,是沒有任何科學根據的。我們先天生來就笨嘴拙舌,叫聲刺耳,這是我們的本能,絕不會預卜吉兇。我們唯一的過失,是在春播、秋收季節,肚子實在餓極的時候,偶爾吃一點谷物,這與我們對人類的功勞相比,是微不足道的。實際上,我們是一種益鳥,對人類的貢獻可大哩!
我們是雜食性鳥類,特別嗜好垃圾堆里或野外腥臭的動物腐肉。這對清除惡臭、凈化環境十分有利。我們烏鴉是“清道夫”。
我們喜愛貯藏食物,常把松果等植物種子埋入地下;我們吞下果木花草的種子,隨糞便排泄到各處,使它們得以傳宗接代。我們是綠化大地的“播種機”和“紅娘”。
我們喜歡吃天牛、金龜甲、蝗蟲、螻蛄等害蟲。我們是森林、莊稼的衛士。
我們機靈、敏捷、大膽,不計較人們的白眼,不害怕城鎮各種喧鬧噪音,能和人類友好相處。我們有的親屬如寒鴉,善知人意,經過飼養馴化,能與人們融洽相處;還會看守門戶,不怕貓狗;遇到不懷好意的陌生人,便會“呱呱”直叫,并且不客氣地用喙向他們進攻。我們是為人類看守家門的“保安隊”。
夠啦,光這些就足可作為給我們平反“冤假錯案”的證據。
最早能理解我們烏鴉的,是哥倫比亞印第安人的祖先。他們曾把我們視為“神鳥”,用我們的形象作為自己氏族的“圖騰”。
其實,只要人們能了解我們,公正對待我們,我們是能為人類做出更多更大貢獻的。
理解我們吧,聰明的人類朋友。
(陳劭)
【評點】
本文用擬人化手法,以第一人稱口吻“自述”,絮絮述說了烏鴉的學名、分布、類別、習性和對人類的貢獻,以及渴望得到人類理解的心情。文章引用詩人描寫烏鴉的詩句及民間對烏鴉的誤解,角度可取,以此作為平反“冤假錯案”的佐證,有利于人們準確全面地認識烏鴉。這也表明作者能注重說明的針對性。
上一篇:《老鼠自述》初中優秀作文鑒賞|評點
下一篇:《鴕鳥的申訴》初中優秀作文鑒賞|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