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客觀的真理假托為公司的利益、團隊的利益,或是客戶的意見提出來,就形成了【虛擬真理】。
有些公司在社會上很有口碑,福利待遇也好,自身培訓工作也做得很到位。因此,公司員工對公司的歸屬感非常強。雖說還不至于“為公司勇于獻身”,但是“服從公司整體利益”、“從公司利益角度出發來考慮問題”卻已成為許多人的真實思想。在很多情況下,我們可能無法用客觀真理來直接說服他們,但如果有了“公司利益”這個大前提,問題往往會變得不成問題了。
同樣道理,也有不少人對自己的團隊非常有感情。對于他們而言,戰友之情比什么都重要。想要說服他們,客觀真理再正確再強大也不如一句“團隊的利益”。
在職場,還有這樣一群怪人:他們對公司對團隊不敏感,卻對客戶“感冒”得很。作為領導你可能說什么都沒用,可一提到這是“客戶的意見”,他們就很干脆地“繳槍”了。后來我覺得可能是這么回事兒:在“客戶是上帝”、“客戶總是對的”等這些觀念從小到大的耳目渲染之下,大家頭腦中都對“客戶”這個概念留下某種神圣的印象,而這些人可能屬于其中印象最深刻的那一撥。所以,一聽說是客戶的意見,他們下意識的反應就是——按照客戶的意見去做。在職場中,很少和客戶直接打交道的技術者,就是這種意識的代表人群。在技術者潛意識中,客戶就是上帝的代表,而客戶說的就是真理。
在實踐中,使用虛擬真理來說服他人,非常有效,甚至稱得上效果顯著。
上一篇:超越工作的工作方式
下一篇:一個樸素的問題:如何對手下說“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