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慎支出:理性消費
女人天天想著要有一個屬于自己的小金庫,里面有著讓別人大吃一驚的財富。可是為什么工作已多年,小金庫里還是存不下錢。想想每個月的收入也不少,那些錢都跑哪去了。其實,很多女人只會掙錢,不會花錢。她們認為只要掙得多就行,掙得多了肯定能存下錢。她們卻不知決定財富的不是收入,而是支出。
張路和李玲是同一屆畢業的校友。張路在一家房地產公司上班,月薪8000元。李玲只是一個出版社的普通編輯,月薪3500元。但張路一年下來攢的錢卻沒有李玲多。張路雖然月薪8000元,但一年下來才存了一萬;李玲雖然月薪沒有張路多,但是她卻存了差不多三萬塊錢。原來張路雖然掙得多,每個月打車、美容、買衣服、買高檔化妝品……花費差不多有6000元。而李玲除了基本的生活費用和少量的額外花銷,一個月也只消費一千五百元左右,再加上自己努力工作獲取的一些年終獎。所以,一年下來,月薪8000元的張路竟沒有月薪3500元的李玲富裕。
所以,收入多并不能代表你就有錢,關鍵是要會花錢,把錢都用到刀刃上。把剩余的錢攢起來,存在小金庫里的錢才是你的財富。無論哪一個億萬富翁,他事業開始時的原始資金,都是通過“攢”聚集起來的。
心理學認為,人的心理存在兩種系統,一種系統是受“快樂原則”支配,另一種系統則是受“現實原則”支配。理性受“現實原則”支配,所以,當女人開始產生某種生命沖動(比如想買喜歡的衣飾),就要在現實的外部環境下進行判斷(值不值得買,還有沒有錢),這種生命沖動的存在是否合理(性價比高不高,到底需不需要)。如果不合理(太貴,或者根本就沒用),就要對其進行節制(不買),使自己適應外部環境的現實要求(有更合理的預算去做其他的事情)。
所以,女人還是改變一下自己的看法。不要以為自己掙得多就比別人有錢,還要看你會不會花錢,會不會攢錢。從小時候開始,父母就給我們準備了存錢罐,讓我們學會節省。其實這是一種很好的理財方式。現在,你不妨也為自己準備一個存錢罐。把以前用于打車、買奢侈化妝品的錢放在里面,過一陣子,你會發現那竟是一筆不小的財富。現在,很多年輕人覺得入不敷出的時候,就開始選擇跳槽,尋找掙錢更多的工作機會。總以為掙得多了,錢就夠花了。卻每次都納悶換到了新工作,錢還是不夠用,所以又換工作。其實,這是他們沒有找到導致自己沒錢的真正原因——不會花錢。只要學會了花錢,哪怕一個月只掙三千塊錢,你的生活也可以美滿充實。
下一次,當你又感覺自己生活拮據的時候,不要再嫌自己掙得少了,先來看看自己的花錢習慣。一種壞的花錢習慣,讓你一生也不可能成為富人。或許有的女人會說:“以后嫁個金龜婿不就行了嗎?”但只要你還是這樣不計后果,沒有規劃地花錢,就算是金山銀山也會在最終消失。常聽人們說“掙錢不容易,花錢如流水。”就是這個意思。
俗話說:“從儉入奢易,從奢入儉難。”花錢花習慣了,一下子處處計劃、省吃儉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是習慣也是養成的,一開始可能會感覺不適應,但是攢錢的習慣一旦養成,你的財富也就隨之而來了。女人在人生的起點養成這樣一個好習慣,也就是為一生的財富和幸福奠定了基礎。
上一篇:誰都瞧不上的女人:都是挑剔惹的禍
下一篇:贊美和鼓勵為他療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