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個角度,打開心靈的另一扇窗
有時候當我們認為已經失去的時候,其實只要轉個彎,你會發現失去其實是一種收獲。很多事情,只要稍稍地轉變一下角度,就會有所不同。孟子曰:“魚,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魚而取熊掌者也。生,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人生漫漫路上,我們總是面對著得與失的艱難抉擇,得與失就如同一對生死兄弟,我們不能只選擇其一,有得必有失,有失必有得,這就是哲理所在。
每個人心中都有一桿秤,衡量著得與失的價值,那到底該如何選擇呢?事實上,每一次成功的選擇都伴隨著智慧,若是缺乏思考地選擇只會讓我們失去更多。有時候,事情并沒有改變,改變的是我們的思維,但隨之而來的卻是結果的改變。
有一天,智者和學生一起散步,他們邊走邊談論著,不知不覺間,走到一個貧窮落后的地區,路過一所破爛的房子,看見里面住著一對夫婦和他們的三個孩子,一家人衣衫襤褸,光著腳,連鞋子都沒有,屋里只有幾件破家具。智者問那位父親:“你們為什么要在既無商業又沒有工作機會的貧困地區生存呢?”男人回答:“家里有一頭小奶牛,可以生產一些牛奶,然后,我們在附近的城鎮用牛奶換一些其他的食品,我們將剩下的牛奶制作成奶酪和酸奶,我們就是依靠著那頭小奶牛生活的。”智者笑了笑,看了看房子四周,就帶著學生離開了。
智者走著走著,告訴學生:“我必須回去,找到那頭奶牛,并把它扔下懸崖。”學生聽了很吃驚,試圖說服老師這是一個錯誤,他說:“那一定會毀掉那個可憐的家庭。”智者卻不為所動,而是獨自離開,學生想了想,還是追上了老師,并幫助老師將奶牛扔下了懸崖,但是,那個畫面卻讓他身心難安。
幾年過去了,學生還是沒有忘記這件事,他決定出去看一看,或許自己能幫助那家人做點什么,以此抵償自己當年造成的過失。他走進那個地區,卻驚訝地發現一切都變了,到處都是一片富裕景象。學生感到很沮喪,那家人一定在丟失奶牛以后,被迫離開了自己的家園,這里早已經易主了。學生繼續走著,看見原來那座破房子所在的地方矗立著一座氣派的樓房,突然,他看見了一個看起來十分面熟的男人站在門口,學生認出來了,那就是當年的那位父親。學生感到很吃驚:“你們是怎么擺脫困境的?”男人笑著說:“幾年前,我們家唯一的奶牛突然不見了,剛開始我們很震驚,但無奈之下我們只能去發展新技能,謀求新的生存方式,最后,我們就逐漸富裕了起來。”接著,男人笑著說:“現在看來,丟失那頭奶牛是我們家最大的幸事,失去了奶牛,但我們卻獲得了更多。”
假如你轉變一下角度,你會發現失去并不是一種遺憾,而是新的開始。在徘徊的十字路口,失去了某種東西,我們才能有更好的選擇,改變與奇跡才能出現,這樣看來,失去恰恰是成功的開始。
生活中到處充滿了選擇,有選擇就意味著面臨著得與失,這是必然的結果。要想有所獲得,我們就需要失去某種東西,如果什么都不想失去,那我們將永遠也沒有收獲。
人生之路本就是一條曲折之路,當我們被絆倒的時候,應換個角度看問題,打開心靈的另一扇窗,以一種積極、樂觀的態度去面對人生中的一切。
啟示
人生就像一朵鮮花,有時開,有時敗,有時候微笑,有時候低頭不語。其實,人生就是這樣,無論你處于什么樣的境地,換個角度看問題,你就會發現我們打開了心靈的另一扇窗戶,你會發現人生是美好的,而我們所遭遇的那些根本算不了什么。
上一篇:把握時機,借勢要順勢而為
下一篇:時不我待,借助趨勢靈巧順勢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