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聽,還要會做,才能活學活用
在學習過程中,很多人都會感到苦惱,因為他們雖然把知識裝入自己的大腦,卻不知道如何靈活運用這些知識,也不知道這些知識對于生活和工作的意義是什么。實際上,如果一個人只知堅持死學,學習到的知識也都是生硬僵化的,那么學習對于他而言并不能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反而會被禁錮到固有知識營造的世界里,導致自己受到限制,成長與發展都變得很艱難。
學習的目的是什么?例如針對英語學習而言,絕不是為了多背誦幾個單詞、幾個句子或者幾篇文章,也不是為了應付考試,而是為了能夠靈活地將知識運用于交流中。英語也和語文一樣是工具學科,英語是否能夠學好,不但關系到我們能否用英語交流,也關系到我們是否具有競爭力。不管學習哪一門學科,都是為了學以致用,只有做到活學活用,讓所掌握的知識對我們的生活和工作起到積極的輔助作用,我們才能更加熱愛學習,也領略到學習的魅力。
把學習到的知識靈活運用于生活,還可以加深我們對于知識的理解。否則純粹的理論是非常枯燥的,也常常使人覺得學習無以為繼。只有不斷地努力提升對于學習的理解力和鑒賞力,我們才能在學習的過程中更加快速地成長,獲得長足的進步和發展。
才上小學一年級的豆豆每天放學之后都會幫著媽媽看守賣菜的攤位,這樣媽媽才能忙里偷閑去家里做飯。有的時候,有顧客到來,豆豆就會學著媽媽的樣子賣菜。日久天長,豆豆的數學計算題做得熟練極了。
這不,有個阿姨來買新蒜。看到新蒜上有很多泥,阿姨忍不住抱怨:“這個大蒜上好多泥土啊,要去掉吧!”豆豆老練地說:“連泥來的連泥賣。”阿姨原本還不想買呢,聽到豆豆說出這句話,她覺得很有趣,為此對豆豆說:“給我一斤大蒜吧!”豆豆給大姨稱了大蒜,不過有點兒多了,他正準備拿下去一些,阿姨說:“就這么多吧!我給你100元錢,你應該找我多少錢?”大蒜一共7.9元,豆豆毫不遲疑地脫口而出:“找你92.1元。”阿姨忍不住對豆豆豎起大拇指:“你太厲害了!”豆豆得意地笑起來。
在這個事例中,豆豆之所以能夠把100以內的加減法算得這么熟練,就是因為生活逼得他不得不堅持做計算題。因為最大的鈔票是100,所以一來二去次數多了,豆豆就對100以內的加減法算得門兒清。活學活用,大抵如此。
任何知識與技能,都不能脫離生活實際。科學家研究各種高深的學問,實際上也是為了服務于生活。現實生活中,當看到身邊有人數學學得好的時候,不要驚訝,也不要羨慕。因為如果你能夠把參考書、習題集多做幾遍,你也就會熟能生巧,同樣把數學學得很好。當然,在選擇參考書和習題集的時候,為了節省時間和精力,要選擇最王牌的學習資料使用,這樣才能收到最佳的效果。
每個孩子的學習能力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理解力更強,有的孩子實際操作和動手能力強。實際上要想在學習上有更好的表現,達到更高的境界,就要做到聽懂與會做,繼而是熟練掌握之后的活學活用。說起來只有簡單的幾句話,真正想要做到卻很難。尤其是隨著學習的不斷深入和推進,各種教輔資料鋪天蓋地而來,讓人不知道如何甄別和選擇。其實,對于高年級的孩子而言,要選擇有參考答案的書籍使用。因為有參考答案的書籍會讓孩子在遇到難題的時候有資料可以參考,或者孩子還可以根據答案推算出來解題的步驟和過程,這當然也是學習的好方法,也是非常有效的學習方法!所謂熟能生巧,絕不是做一遍兩遍題目就可以達到熟練程度的,必須勤奮練習,一遍不行就兩遍,兩遍不行就三遍……當達到舉一反三的熟練程度時,才算是真正了解和理解了知識點,從而做到主動學習、自主學習、高效學習。
上一篇:從現在起為目標而努力
下一篇:你是人生的設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