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矯正孩子的“口吃”?
(1)口吃的實質
口吃是一種言語異常。只要會說話,就會有口吃的可能性,正常人的口吃與口吃患者真正的區別,是有沒有心理障礙,口吃患者都存在著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礙,而正常人雖然也常發生口吃,但他們并不存在心理障礙,所以他們就不是口吃患者,也沒有矯治的必要??诔曰颊叩男睦碚系K,主要是對口吃的懼怕感和強迫觀念。這二者彼此有著密切的關系,實際上也就是一個東西。其一,每個口吃患者在心理上都存在著很可怕又很牢固的對口吃的恐懼感。所謂對口吃的恐懼感,就是每個口吃患者知道自己有口吃,并對自己的口吃感到害怕與羞慚,每在說話時害怕自己說話發生口吃的心理就決定了對口吃的恐懼心理。也就使自己成為一個口吃患者。正常人雖口吃,卻沒有這種口吃的恐懼心理。比如口吃患者因說話發生口吃而被笑話時,就會面紅耳赤地感到羞恥與難過,這次的痛苦會使他很難忘掉。如果被笑的人是正常人,他也會跟著別人笑起來,笑完后就感到無所謂。口吃患者在說話之前往往思想上特別不安,心中很著急,希望不要口吃,結果反而說不好。這種恐懼感如繼續發展而固定下來,常會形成一種恐懼癥。其二,強迫觀念是一種執著觀念,就是患者的思想和行動被一種不可抗拒的力量所控制,明知有害無益,但又無法排除,又被它引起不安的心理與行動。由于口吃患者對自己的口吃非常執著,這種口吃的觀念,在你不說話時,它就一直存在在你的腦海里,想忘也忘不掉,當你要說話時它就先跳出來告訴你“你是一個有口吃的人”“小心點兒”“說話千萬注意不要口吃”,這時患者會立即恐懼起來,結果是越注意就越口吃,雖然患者自己也知道,越顧慮口吃就越口吃,也盡力想使自己不要想它,但是卻始終趕不掉它,忘不掉它,每當說話時,這種口吃觀念就會又產生了??诔曰颊叽蠖嗍窃谟啄昶谛纬傻?,由于自己的口吃,或是家人的一再提醒與錯誤的教育,使患者心理上披上了一層羞恥的概念,以后,他就越發注意自己的說話或擔心自己的說話,長久下去,促使了心理病態的發展。這種害怕被人發覺自己口吃的羞恥和恐懼感,每當在人前說話時就爆發了,自卑感也始終煩擾著他。這種強迫觀念使他不得不去完成擔心口吃與害怕口吃的說話動作。
(2)口吃的原因
要正確認識和矯正口吃,首先要分析口吃的原因和癥狀,以及發展過程。這在矯正過程中是很有必要的。口吃的發生,大部分是在兒童學話時期(3~5歲),也就是在他們的抑制條件反射還不健全的時候,口吃同樣也可以發生在學齡時期,也就是孩子的言語詞匯逐漸豐實的時候。成人時期患口吃的就比較少見?;伎诔缘脑虮容^復雜,多數是兒童時期模仿而成的,還有因精神創傷、疾病等不同的原因,這里只能綜合一般情況,下面是主要的幾種常見原因:
第一,模仿。兒童時期是模仿性最強的時期,兒童不單單喜歡模仿成年人的動作,也喜歡模仿同伴、同學的動作。在家庭中、同學中、鄰居中,如果有口吃的人,就會成為他們的模仿對象,學久了就養成了口吃的習慣。學齡兒童模仿同學口吃,大都是由于教學的不當或精神上的打擊,成人時期的口吃患者,很少因模仿而形成口吃。
第二,被暗示。有的口吃患者雖然生活的環境中有口吃的人,但他并沒有學別人口吃,也沒有其他特殊原因,這往往是受到被暗示的作用而得的。尤其是兒童時期的被暗示性非常銳敏,雖不經模仿,但由于經常與口吃的人接觸,受了環境的影響,而無意中學成的。假如說,我們與說話時經常擠眉弄眼的人生活在一起,日久之后,我們雖然沒有學他,但也會在說話時擠眉弄眼。成年人有時也會受到這種環境影響而形成口吃,但成年人往往能加以注意阻止它的發展。
第三,受驚嚇。兒童時期由于驚嚇而口吃的不在少數,有的父母對兒童實施錯誤的教育方法,常會給兒童突然的驚嚇。如兒童太頑皮或做錯了某件事,就厲聲地呵責。尤其是在兒童說話或說錯了某些話時,父母就突然大聲地把他嚇呆了,這些常會使兒童在驚嚇中口吃起來。也有因受環境的驚嚇刺激而口吃的,如父母的吵鬧、打架、發脾氣、擲東西都能使兒童容易在語言上發生口吃。兒童也有突然聽到巨大的聲響或爆炸聲受了驚嚇,從而口吃起來的。也有的兒童在受到嚴重驚嚇后都不說話,等到恢復說話時,就開始口吃起來。
第四,教育不當。如幼兒的后天發育有快有慢,有的未滿周歲就能說出簡單的語言來,也有的二三歲后還未找到適當的音和詞語,故使說話陷入混亂。但他們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步進入正軌。有些不懂道理的父母硬逼著自己的孩子把話說好,這樣會造成小孩對說話引起不安而發生口吃。
第五,疾病的影響。由于幼年較長時期的疾病,如小兒麻痹、肺炎、猩紅熱、麻疹等。會導致呼吸系統發生劇烈的病癥,使兒童在發病時發生反常的語言動作,這種反常的語言動作,使患病兒童感到比較舒服,但病愈后卻有了口吃的毛病。
第六,年齡和性別??诔曰颊呓^大部分是1歲前得患的,1~15歲以后逐漸減少,20歲以上再患口吃的人很少見,除非是其他因素造成的。年齡小時,缺乏對環境的適應能力,模仿性和可塑性很強,在性格方面若再有某些缺陷,就很容易受到環境的影響造成精神上的創傷而出現口吃。至于性別方面,男性占絕對的多數,男孩子比較頑皮,遇到口吃的人就互相學著說,并且男孩子說話大多數急躁和粗暴,這些可能就是男性口吃患者比女性口吃患者多的原因。
第七,父母的影響。口吃患者的父母不一定都有口吃,而父母有口吃,子女也不一定都患口吃。不過,口吃患者的子女,容易患口吃的概率相對較高。因為口吃是正常言語的破壞,而言語又是社會的產物。必須經過模仿的階段,然后才能學會。幼兒每天和父母生活在一起,如父母是口吃患者,就容易受父母的影響或由于模仿變成口吃。
(3)口吃的治療
第一,心理治療。強調行為、認知和情緒的治療。
① 心理疏導與心理支持療法。逐步讓患者認識到自己錯誤、偏執的認知觀念,自覺地用正確思維觀念去取而代之。同時耐心地傾聽口吃者的傾訴,對他們表示充分的理解。
② 放松訓練法。教會患者親身體驗自身肌肉收縮及放松的效果,通過自我反復訓練,達到全身肌肉松弛即心身松弛的作用。這樣可以消除患者的緊張,逐步恢復和保持良好平穩的心態。
③ 系統脫敏訓練療法。在治療的實踐中,采取自我系統閱讀訓練,關愛性交心對話療法,系統社會交往訓練等。讓患者接觸各種不同的環境及不同的人群,在交談和閱讀中解除緊張、恐懼、焦慮、抑郁等,逐步培養患者平穩、鎮定自若的心態。
④ 暴露療法。對于年輕的患者,特別是學生患者,當他們經過上述有關治療,有較好的療效時,應激勵患者采取大膽的沖破性的暴露療法,鼓勵他們參加學校組織的演講、朗誦等各種競賽,讓他們在各種場合中鍛煉自己,建立起自立、自信、自強的決心。
第二,生理治療。
① 呼吸訓練??诔哉叩暮粑鞴?、發音器官一般正常,但口吃者說話時常常呼吸紊亂,呼吸方式不當,或呼吸和發音不協調。采用符合發音規律的呼吸療法,如練習呼吸操,進行呼吸和發音的協調訓練,結合其他治療方法可進一步改善口吃。
② 生物反饋治療。通過生物反饋,如呼吸,肌電反饋,進行放松訓練,可以減少口吃,提高言語的流暢性。
第三,藥物療法。
總之,口吃的治療方法非常多,有些方法對一些口吃者有效,對另一些口吃者則無效;或者有些口吃者接受治療后在一段時間內言語障礙有所改善,可過了一段時間后,口吃又會復發。所以無論哪種治療方法,其重點都應放在改變口吃者說話的方式,改變口吃者的想法和改變口吃者與環境的相互關系上。家長可根據自己的需要和實際情況確定治療目標,選擇一種或聯合多種治療方法。
上一篇:如何理解“只有家長參與的學校教育才是完備健康的教育”?
下一篇:如何矯正孩子的壞脾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