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
如何讓孩子對學習產生興趣,這是教育孩子的一個根本著眼點。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有了興趣,孩子才會積極關注,主動思考,并自覺采取行動。那么,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培養孩子的學習興趣呢?
第一,發現孩子的興趣。現在很多家長從孩子一入學開始,就千方百計地想讓孩子學得好,懂得多,所以家長把孩子的雙休日、節假日都安排得滿滿的。事實上,孩子多學點東西是好的,家長這個出發點也是好的。但自己的孩子是否喜歡學呢?家長就不理、不顧及孩子的感受,使孩子學得非常辛苦、吃力,不想學。所以做父母的首要責任不在于強迫孩子學這一樣,不學那一樣,而是應該多給孩子一些自由寬松的空間,讓他們自己去選擇感興趣的、喜歡的事。比如有些孩子喜歡動手操作,搞一些小制作。而家長就認為這與學習無關,就加以阻止,限制他們,不準他們做。其實,孩子在制作的過程中也需要動腦,不懂的時候,他們就去查閱有關的資料和書籍,這就是學習的過程,這樣學習還學得自覺、開心,況且在這樣的活動中,不僅使孩子的思維能力得到發展,又能提高他們的動手操作能力。家長不但不應該阻止他們做,還要根據孩子的這個興趣特點,為他們提供有關的書籍,創造機會讓孩子參加一些有益的活動和比賽。
第二,注意把孩子原有的興趣與知識學習聯系起來,以培養和激發新的興趣。有的孩子一聽到寫作文就頭痛。事實上,有很多事孩子真的沒有經歷過,沒有切身的體會,但又不能不寫,于是他們只好應付。如果小孩他喜歡動手操作,家長應支持他做,并為他提供有關書籍,他看得多了,做得多了,真的要他去寫,那他寫的時候就能得心應手了,寫出來的作文也必然較具體、真實,有血有肉。所以家長應讓孩子多參加有益的、自己喜歡的活動,并與學習聯系起來,應注意把孩子原有的興趣與知識學習聯系起來,將興趣引導到學習上來,以培養和激發新的興趣。
第三,準確判斷孩子不喜歡學習的原因,并幫助解決。孩子不喜歡學習的原因非常復雜。許多情況下并不是孩子不喜歡學習,而是某種因素導致的,如上學被老師批評了,讀錯了字遭同學的譏笑,想看電視卻被迫寫作業等。這些原因逐漸在內心堆積起來后,漸漸地對學習失去了興趣。父母首先要和孩子自由溝通,以溫和的態度和孩子探討為什么不喜歡學習。不管他的理由多么可笑,父母也不可責罵或取笑。父母了解他的問題所在,就要設法為他解決問題。
第四,鼓勵孩子獲得成功,提高子女的成功感。成功是使孩子感到滿足,并愿意繼續學習的一種動力。孩子一旦獲得成功,就感到滿足,并愿意繼續學下去。因此,家長應該鼓勵、引導孩子,讓他們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每個孩子的智力、接受能力有所不同,家長應該全面去了解自己的孩子,根據自己孩子的具體情況為他們去制定一些容易達到的小目標,這樣可以使孩子學得能夠做到,他就有信心,有動力去做,就會獲得成功。當他體現到成功的樂趣時,就會有興趣,有信心去實現下一個目標。隨著一個個小目標的實現,孩子就不斷取得進步。孩子樹立目標,建立方向,要循序漸進,不能操之過急。家長要耐心引導,具體幫助,使孩子體驗到克服困難獲得成功的樂趣。這樣能增強孩子的學習興趣。
第五,家長的教育方式、方法與孩子學習興趣有很大的關系。有的家長經常在家中打、罵孩子,拿他們和班級的優秀學生比,經常在孩子面前流露出不滿情緒等,都會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使孩子自暴自棄,對學習失去信心,形成惡性循環。所以,家長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一定要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去看自己的孩子,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可以改變的。當孩子比以前哪怕有一點點的進步時,家長都要給予適當的鼓勵和表揚,讓孩子意識到他是在慢慢改變。家長要學會拿孩子的現在和以前比,而不要和其他同學比。家長還要在行為上做到對孩子的優秀行為及時強化,不良的行為適當懲罰。當孩子沒有完成作業時,千萬不要給預定的獎勵。當孩子在家里有了改變的時候,家長可以和老師聯系或溝通,讓老師在學校或班里給予鼓勵和表揚,及時強化他們的好行為。
總之,家長要及時發現孩子的興趣,并因勢利導地通過認識需要、激發情感、磨煉意志、引導行動等多種途徑來培養、發展孩子的興趣,以開發其智力,推動其成才。
上一篇:如何培養孩子愛國的情懷?
下一篇:如何培養孩子的自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