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張先《木蘭花·乙卯吳興寒食》詠[浙江]·湖州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宋)張先
龍頭舴艋吳兒競①,筍柱秋千游女并②。芳洲拾翠暮忘歸③,野秀踏青來不定④。行云去后遙山暝⑤,已放笙歌池院靜⑥。中庭月色正清明,無數(shù)楊花過無影。
【題解】湖州位于浙江北部,太湖南岸。秦時稱烏程,三國時為吳國吳興郡治,隋置湖州,治仍在吳興縣。乙卯,宋神宗熙寧八年(1075)。此詞是作者86歲時退居湖州時所作,可視為當時湖州一帶寒食節(jié)的風(fēng)俗畫。前人則多欣賞末兩句,以為寫月光下柳絮暗飄,體現(xiàn)出一種深幽的意境,極其工絕,甚至超過作者著名的“三影”名句。
【作者】
張先(990——1078),北宋詞人。字子野,湖州烏程(今浙江吳興)人。天圣八年(1030)進士,明道元年(1032)為宿州掾,后知吳江縣、永興軍、渝州、虢州,宋英宗治平元年(1064)以尚書都官郎中致仕,晚年往來于杭州、湖州間,以漁釣自適,優(yōu)游以終。詩擅名一時,以善用“影”字著名,稱“云破月來花弄影郎中”,也能詩,有《張子野詞》等。
【注釋】
①龍頭舴艋:古代競渡時經(jīng)常使用的一種輕快的小龍船。吳兒:吳地的青少年。②筍柱秋千:竹子做的秋千架。并:此形容面對面地站在一塊秋千板上打秋千。③拾翠:原意是撿拾禽鳥落下的羽毛以裝點首飾。三國魏曹植《洛神賦》:“或采明珠,或拾翠羽。”此泛指少女游春活動。④秀野:美麗的原野。謝靈運《入彭蠡湖口》: “春晚綠秀野。”⑤此句言游春女子天晚散去。⑥放:停止,結(jié)束。古代歌舞百戲演出,呼其來時稱“勾隊”,遣其去時稱“放隊”。
上一篇:(宋)陳師道《十七日觀潮》詠浙江錢塘潮詩詞
下一篇:(宋)蘇軾《將之湖州戲贈莘老》詠浙江湖州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