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馬中錫《延安道中》詠[陜西]·延安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明)馬中錫
延安城外樹蒼蒼①,暑雨隨風送早涼。
東望黃河天漸遠, 西連紫塞路偏長②。
人歌韓范言猶在③,地考金元志也亡。
因感廢興為久佇④,卻題詩句記山墻。
【題解】
延安在陜西北部黃土高原上。古城背靠鳳凰山,東有寶塔山,東北有清涼山,三山對峙,鼎足而立,扼守山川之要道,加上奔騰的延河繞城而過,地勢極為險要,自古為山川險阻邊陲保障之地。秦于此置高奴縣,至東漢末年廢,隋改膚施縣,明、清為延安府治。此詩由延安道中所見,抒發興廢之感。
【作者】
馬中錫(1446-1512),明代文學家,字天祿,號東田。故城(今屬河北)人。成化十一年(1475)進士,授刑科給事中,出為云南按察僉事,改陜西,歷大理少卿、右副都御史、兵部侍郎、右都御史,因統兵剿劉六、劉七,誘降未成,為朝廷論罪,下獄死。以詩文著于當時,有《東田集》。
【注釋】
①蒼蒼:深青色,此形容樹木繁茂。②紫塞:指長城。崔豹《古今注·都邑》:“秦筑長城,土色皆紫,漢塞亦然,故稱紫塞焉。”③韓范:韓琦和范仲淹。寶元三年(1040),西夏攻延州,韓、范同任陜西經略副使,改革軍制,鞏固邊防,在抗御外族入侵的戰爭中立下功勞,后人常歌頌之。④久佇:長時間站立。
上一篇:(明)謝榛《登榆林城》詠陜西榆林詩詞
下一篇:(唐)賈至《早朝大明宮呈兩省僚友》詠陜西大明宮遺址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