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王士禛《潼關》詠[陜西]·潼關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清)王士禛
潼津直上勢嵯峨①,天險初從百二過②。
兩戒中分蟠太華③,孤城北折走黃河④。
復隍幾見熊羆守, 棄甲空傳犀兕多⑤。
漢闕唐陵盡禾黍⑥,雁門司馬恨如何⑦?
【題解】
此詩前四句寫潼關地理形勢,后四句詠史兼慨嘆時事。
【作者】
王士禛,清代詩人,生平見前北京《碧云寺》詩。
【注釋】
①潼津:即潼關。嵯峨:山勢高峻貌。②百二:《史記·高祖本紀》:“秦,形勝之國,帶河山之險,縣(懸)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謂秦地險要,其軍隊可以以二敵百,或曰可敵兩倍的敵人。后世因稱高險之地為“百二”。潼關是秦之要塞,故以“百二”稱之。③古時以為太華山將天下山水分為兩戒。戒:同界。太華,,即華山。④北折走黃河: 《水經注》云: “黃河自龍門南下,至潼關折而東流。”⑤“復隍”兩句說,潼關雖險,但歷史上真能固守的卻不多。復隍,城外無水的護城壕。熊羆,指將士。棄甲,指敗陣。犀兕:指犀兕皮制的甲和盾。⑥盡禾黍:遍種黍稷。此句暗用《詩經·黍離》典。⑦雁門司馬:指明末的孫傳庭。孫是雁門人,崇禎十五年(1642)以兵部右侍郎督師陜西,抗擊李自成的起義軍,十六年升兵部尚書,后守潼關,被李自成擊破,戰死。司馬,兵部尚書的古稱。
上一篇:(元)張養浩《山坡羊·潼關懷古》詠陜西潼關詩詞
下一篇:(唐)王維《和賈至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詠陜西大明宮遺址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