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屈大均《杜曲謁子美先生祠》詠[陜西]·杜公祠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清)屈大均
城南韋杜潏川濱①,工部千秋廟貌新②。
一代悲歌成國史, 二南風(fēng)化在騷人③。
少陵原上花含日, 皇子陂前寫弄音④。
稷契平生空自詡⑤,誰知祠客有經(jīng)綸⑥。
【題解】
杜曲是古地名,在今長安縣少陵原,有樊川、御宿川經(jīng)流其間。唐代詩人杜甫,字子美。杜甫祖先杜預(yù)是京兆杜陵人。杜陵在今長安縣東伍村北,是西漢宣帝的陵墓,其南約9公里有宣帝許后墓,稱“少陵”,杜甫家住少陵附近,因自號少陵,又號杜陵布衣、杜陵野老等。明嘉靖五年(1526)在少陵原西修建了杜公祠,以后萬歷及清康熙間曾兩度整修,現(xiàn)建為杜甫紀(jì)念館。此詩以“一代悲歌成國史”稱頌杜甫杰出的文學(xué)成就,表達(dá)對杜甫遭際的同情。
【作者】
屈大均,清代詩人,生平見前江西《廬山道中》詩。
【注釋】
①韋杜:即指韋曲和杜曲。韋曲,與杜曲相鄰,亦屬長安縣。前有潏水,風(fēng)景清麗。②工部:即杜甫。杜甫在四川曾被嚴(yán)武表為檢校尚書工部員外郎,故人稱“杜工部”。③二南: 《詩經(jīng)·國風(fēng)》中《周南》、《召南》的合稱,共25篇。騷人:詩人。④皇子陂:在長安縣南,陂北有秦皇子冢,因以名之。⑤稷:堯時賢臣,教民種植五谷。契:舜時賢臣,掌教化。杜甫《自京赴奉先縣詠懷五百字》:“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轉(zhuǎn)拙。許身一何愚?竊比稷與契?!雹藿?jīng)綸:此指治理國家的抱負(fù)和才能。
上一篇:(唐)盧照鄰《長安古意》詠陜西西安詩詞
下一篇:(唐)王維《過香積寺》詠陜西香積寺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