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劉滄《經曲阜城》詠[山東]·曲阜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唐)劉滄
行經闕里自堪傷①,曾嘆東流逝水長②。
蘿蔓幾凋荒垅樹, 莓苔多處古宮墻③。
三千弟子標青史, 萬代先生號素王④。
蕭索風高洙泗上⑤,秋山明月夜蒼蒼。
【題解】曲阜地處山東中部偏南。古稱“少昊之墟”,春秋戰國時期為魯國都城所在地,公元前249年魯為楚所滅,改為魯縣,魏晉時置魯郡,隋開皇十六年改為曲阜縣。曲阜是孔子的故鄉、儒家學派的發源地,名勝古跡遍布全市,孔廟、孔府、孔林等尤為著名。此詩寫經曲阜而仰先哲。
【作者】
劉滄,唐代詩人。字蘊靈,汶陽(今山東寧陽)人。尚氣節,好飲酒,屢試不第,大中八年(854)始中進士,時已白發蒼蒼,補華原尉,遷龍門令。善七律,時作拗峭,長于懷古,《全唐詩》收其詩一卷。
【注釋】
①闕里:《漢晉春秋》:“闕里者,夫子之故居,在魯城中。”此代指曲阜。②東流逝水:典出《論語·子罕》:“子在川上曰: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③宮墻:此指孔廟的墻。④素王:指孔子。漢王充《論衡·定賢》:“孔子不王,素王之業在《春秋》。”《淮南子·主術訓》:“孔子之通,智過于萇宏,勇服于孟賁……專以教道,以成素王。”⑤洙泗:二水名。古時二水自今泗水縣北合流西下,至曲阜北又分為二水,洙水在北,泗水在南。二水之間為孔子聚弟子講學之所,后世以“洙泗”作為魯國文化、孔子教澤的代稱。
上一篇:(清)施閏章《觀海市》詠山東蓬萊海詩詞
下一篇:(明)喬宇《謁闕里》詠山東曲阜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