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杜甫《陪李北海宴歷下亭》詠[山東]·大明湖·歷下亭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唐)杜甫
東藩駐皂蓋①,北渚凌清河②。
海右此亭古③,濟南名士多④。
云山已發興⑤,玉珮仍當歌⑥。
修竹不受暑, 交流空涌波⑦。
蘊真愜所遇⑧,落日將如何。
貴賤俱物役⑨,從公難重過⑩。
【題解】歷下亭又名古歷亭。約建于北魏,原在五龍潭附近,歷代均有修建。今亭在大明湖湖心島,為清代建。亭高9米,紅柱碧瓦,八角重檐,亭前回廊臨水,有臨湖閣。亭后有名士軒,列唐代李邕、杜甫石刻畫像。歷下亭以作者此詩而著名。唐天寶四年(745),杜甫到臨邑看望其弟杜穎,途經濟南,適逢北??ぬ乩铉咴跐?,相與游宴于歷下亭。李北海,即北海太守李邕,廣陵人,北??ぶ卧诮裆綎|青州,唐武德四年置青州總管府,天寶元年改為北海郡。歷下亭,此指古大明湖邊的歷下亭,背山面湖。
【作者】
杜甫(712—770),唐代詩人。字子美,自稱少陵野老,原籍襄陽,曾祖時遷居鞏縣(今屬河南)。開元十九年(731)漫游吳越,二十三年舉進士落第,天寶三載(744)與李白、高適等同游齊梁,十載獻三大禮賦,玄宗命待制集賢院,十三載復進《封西岳賦》,十四載授河西尉,不赴,改右衛率府胄曹參軍,安史亂起,脫身赴鳳翔,補右拾遺,出為華州司空參軍,后移家成都,故人嚴武任劍南節度使,表其為檢校工部員外郎,嚴武卒,攜家由夔州出峽,漂泊于岳陽、潭州一帶,病卒于湘水扁舟中。其詩與李白齊名,稱“李杜”,為歷代推崇,被譽為“詩圣”,有《杜工部集》。
【注釋】
①東藩:此指李邕。李邕任北海太守,似古時藩伯、諸侯,故稱其為“藩”;因北海郡位于京師長安(今陜西西安市)之東,故稱“東藩”。漢司馬相如《上林賦》:“齊列為東藩。”皂蓋:黑色車蓋。漢時太守車蓋為黑色。②北渚:指歷下亭北邊水中的小塊陸地。清河:大清河,又名濟水,原在齊州(濟南)之北,后被黃河奪其河路。③海右:古時正向為南,因海在東,陸地在西,故稱陸地為“海右”。④此句作者自注: “時邑人蹇處士等在座。”⑤云山:遠處的云影山色。⑥玉珮:指唱歌侑酒的歌妓。⑦交流:此與彼受謂之“交”。濼水北流,匯諸泉之水而入大明湖。⑧蘊真:蘊含著真正的樂趣。愜:稱心,滿意。⑨貴:尊貴,指李邕。賤:低賤,杜甫自謙之稱。俱:都。物役:為外物所役使。⑩公:指李邕。難重過:難以再有同您一起重游的機會。
上一篇:(清)王士禛《陳思王墓下作》詠山東曹子建墓詩詞
下一篇:(元)于欽《歷山》詠山東千佛山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