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亭煙嵐 (清)韓國棟》詠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六盤俯瞰接三關②,斗大孤城萬仞山③。
不斷云根橫雁齒④,每當雨霽擁螺鬟⑤。
畫圖猶待倪迂寫⑥,旌旆常逢漢使還⑦。
試向蕭關一回首⑧,依依楊柳水潺潺。
①這首詩概括描寫了瓦亭這個地方的塞外景致,一掃邊塞詩所常寫的荒寒景色和悲涼情調,讀后使人倍增對邊塞的向往之情。②六盤: 山名,又稱隴山,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的固原、隆德兩縣境內。因山路曲折,古盤道有六重,故名。三關: 即三關口?!豆淘葜尽费云湓谕咄|二十里,距州城一百一十余里,又名彈箏峽,為唐宋戍守要地,今俗呼為三關口。③孤城: 指固原州城。④云根: 山石。古人認為云“觸石而出”,故稱。雁齒: 如雁行一樣次序,此處形容山石排列得十分整齊。⑤螺鬟; 狀如青螺的婦女髻鬟。這里比喻高聳的青翠山峰。⑥倪迂: 即元代畫家倪瓚,江蘇無錫人。性好潔而迂僻,故人稱倪迂。擅長山水,其畫意境幽淡蕭瑟。⑦旌旆(pèi,配): 泛指旌旗。漢使: 借指當時的使臣。⑧蕭關: 古關名,漢置故址在今寧夏固原縣東南,為自關中向塞北的交通要沖。
上一篇:《瓦亭》詠寧夏回族自治區山水名勝詩詞
下一篇:《金波湖》詠寧夏回族自治區山水名勝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