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朝宋)鮑照《登廬山》詠[江西]·廬山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南朝宋)鮑照
懸裝亂水區(qū)①,薄旅次山楹②。
千巖盛阻積③,萬壑勢回縈
巃嵸高昔貌④,紛純襲前名⑤。
洞澗窺地脈, 聳樹隱天經(jīng)⑥。
松磴上迷密⑦,云竇下縱橫⑧。
陰冰實夏結(jié), 炎樹信冬榮⑨。
嘈囋晨鹍思⑩, 叫嘯夜猿清。
深崖伏化跡(11),穹岫閟長靈(12)。
乘此樂山性(13)。重以遠(yuǎn)游情。
齊躋羽人途(14),永與煙霞并(15)。
【題解】廬山又名匡山、匡廬。在九江市南,長江之濱,鄱陽湖畔。相傳周代時匡氏七兄弟上山修道,以草廬為舍,故名。長約25公里,寬約10公里,有90多個山峰。山巒起伏,云海彌漫,古木參天,異卉叢生,泉瀑交流,怪石犖確,風(fēng)景如畫,自古有“匡廬奇秀甲天下山”之稱。此詩描繪廬山峻偉奇麗的景象,語言古樸厚重,筆勢雄健超邁。
【作者】
鮑照,南朝宋文學(xué)家。字明遠(yuǎn),東海(治在今山東蒼山南)人。臨川王劉義慶任其為國侍郎,后遷秣陵令,宋孝武帝以其為中書舍人,繼為臨川王劉子頊前軍參軍,子頊起兵失敗,照為亂兵所殺。才華出眾,沉于下僚,然詩文遒麗,成就為后人矚目,駢文、散文、樂府及五言歌行,皆有名篇,后人輯有《鮑參軍集》。
【注釋】
①懸裝:攜帶行裝。亂:橫渡。②薄旅:飄泊在外。薄,通“泊”。次:住下。山楹:山間房舍。③盛:多。阻積:阻隔不通。④巃嵸(long cong):高峻貌。⑤紛純:盛美貌。前名:從前的名聲。⑥經(jīng):原指南北,此指方向。⑦迷密:謂石階排列密集而分辨不清。⑧云竇:云中空隙。⑨此句言夏天開花的樹,冬季更為榮茂。信,確實。⑩嘈囋(ze):聲音嘈雜。鹍 (kun):鹍雞。身子似鶴,毛羽黃白色,其鳴聲悲。思:悲。化跡:自然變化的痕跡。穹岫:很深的山洞。閟(bi):閉。長靈:指神仙。性:天性。躋(ji):登。羽人:羽化之人,即仙人。此句謂在高山隱居。
上一篇:(清)邵長蘅《九江》詠江西九江詩詞
下一篇:(唐)李白《廬山謠寄盧侍御虛舟》詠江西廬山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