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孟浩然《臨洞庭贈張丞相》詠[湖南]·洞庭湖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虛混太清①。
氣蒸云夢澤②, 波撼岳陽城③。
欲濟無舟楫④,端居恥圣明⑤。
坐觀垂釣者, 徒有羨魚情⑥。
【題解】
洞庭湖在湖南北部,北連長江,南接湘、資、沅、澧四水,是我國第二大淡水湖。煙波浩淼,港汊縱橫,渚青沙白,芳草如茵。湖中有風景秀麗的君山,湖畔有岳陽樓等名勝古跡。孟浩然曾多次游洞庭,此詩約作于開元二十五年(737)秋。作者一生落寞,顯宦中惟張九齡最為知己,此詩確如清紀昀所說,實以詠洞庭湖起興,希望得到張的援引。故此詩的前半部分寫洞庭湖的浩瀚,后半部分以“欲濟無舟楫”喻無人援引的苦悶。托意而不露干謁之相。詩題中的“張丞相”即張九齡。此詩雖另有寓意,然描寫洞庭湖的“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之句卻歷來為人們所傳誦。
【作者】
孟浩然,唐代詩人,生平見前浙江《經七里灘》詩。
【注釋】
①“八月”兩句寫洞庭八月秋水上漲平湖,混茫一片。涵虛:形容湖水彌漫涵容了廣闊清空。太清,天空。《文選·左思〈三都賦〉》劉淵注:“太清,謂天也。”②氣蒸:水氣彌漫。云夢澤:古代大澤。在今洞庭湖北。云澤在長江北,夢澤在長江南,后來大部分淤為陸地。③岳陽:在洞庭湖東。④濟:渡水。楫:船櫓。⑤端居:閑居。圣明:圣明之世。⑥“坐觀”兩句表示愿意出仕,希望得到張九齡的幫助。徒,空。羨魚情,《淮南子·說林訓》:“臨河而羨魚,不如歸家織網。”張衡《歸田賦》: “游都邑以永久,無明路以佐時。徒臨川而羨魚,俟河清乎未期。”
上一篇:(清)錢載《長沙》詠湖南長沙詩詞
下一篇:(唐)李白《陪族叔刑部侍郎曄及中書賈舍人至游洞庭五首》詠湖南洞庭湖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