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雍陶《題君山》詠[湖南]·君山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唐)雍陶
風(fēng)波不動影沉沉①,翠色全無碧色深。
疑是水仙梳洗處②,一螺青髻鏡中心③。
【題解】
君山又名洞庭山,在岳陽西南洞庭湖中。相傳舜帝南巡未歸,舜之二妃娥皇、女英尋至洞庭山,聞舜已死于蒼梧之野,因悲慟而死,遂葬此山,二妃名君妃,又名湘妃,故名君山、湘山。君山四面環(huán)水,風(fēng)景綺麗,有大小山峰72座。山上遍生異竹茶樹,風(fēng)景秀美,還有二妃墓、柳毅井等名勝。此詩寫靜夜中的君山,在作者的想象中,煙波不動的洞庭湖仿佛是水仙梳洗的一面鏡子,君山就像是鏡中映出的水仙的如螺發(fā)髻,從而寫出了君山的神韻。
【作者】
雍陶,唐代詩人,生平見前河南《天津橋春望》詩。
【注釋】
①沉沉:凝止的樣子。②水仙:即湘妃、湘夫人。③一螺青髻:形容君山像螺狀法髻。別本作“一螺青黛”。鏡:形容洞庭湖面水波不動,猶如一面平鏡。
上一篇:(唐)杜甫《發(fā)潭州》詠湖南長沙詩詞
下一篇:(唐)戴叔倫《過三閭廟》詠湖南屈子祠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