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李攀龍《與盧次梗登大伾山》詠[河南]·大伾山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明)李攀龍
河朔風塵萬里看①,空亭天外一憑欄②。
夕陽忽送孤城色③,高雪遙臨白馬寒④。
何處浮云吞大澤⑤,于時紫氣滿長安⑥。
我來欲著浮邱賦, 此地因君老鹖冠⑦。
【題解】
大伾山又名黎山、黎陽山、青壇山,在浚縣城東南。山勢巍峨,松柏蒼郁,秀麗幽靜。山上舊有道觀佛寺、亭臺樓閣100余間,石雕題記300余處。東麓的天寧寺內(nèi)有五代后周顯德六年(959)刻的“準敕不停廢碑記”,為山上現(xiàn)存最早的碑刻,為后周滅佛時所立。此詩寫登山憑欄遠眺之所見,氣象開闊雄渾。盧次梗,即盧柟,字次梗,浚縣人,作者詩友。
【作者】
李攀龍,明代詩人,生平見前河北《登真定天寧閣》詩。
【注釋】
①河朔:指黃河以北朔州一帶。②空亭:大伾山絕頂有中軍亭,隋末李密為瞭敵而建,又南嶺有洪濛亭。③孤城:指浚縣城。④白馬:春秋時衛(wèi)國曹邑白馬津,一稱黎陽津,在今滑縣西北黃河故道。⑤大澤:指黃河。澤:河水漫漲之處。⑥紫氣:祥瑞之氣。長安:今陜西西安,古時許多朝代在此建都。⑦“我來”兩句說,自己很想寫一篇《浮邱賦》抒發(fā)情懷,在這里和您一起隱居終老。浮邱,山名,在浚縣城南。因,依。鹖(he)冠:以鹖羽裝飾的帽子,此指隱士戴的帽子。
上一篇:(宋)張耒《洛水》詠河南洛河詩詞
下一篇:(元)王磐《百門泉二首》詠河南蘇門山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