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張耒《洛水》詠[河南]·洛河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宋)張耒
>洛水秋深碧如黛,亂石縱橫瀉鳴漱①。
清明見底不留塵,日射澄沙動璣貝②。
南山秋風已蕭瑟,倒影上下迷空翠③。
何當載酒縱扁舟?一半鯉魚寒可膾④。
【題解】
洛水即洛河,發源于陜西華山南麓,向東流入河南,經盧氏、洛寧、宜陽而達洛陽,東貫偃師、鞏縣入黃河。洛陽因位于洛河之北而得名。洛水不僅自古有許多美妙動人的神話傳說,而且兩岸楊柳成陰,有魏王堤、波月堤、斗亭等風景勝地。尤其是春秋兩季,洛水兩岸成為人們游觀之所在。舊時所謂“洛陽八景”中就有“洛浦秋風”。此詩即寫洛水秋景之美妙動人,并因而撩動了詩人載酒泛舟,品嘗洛水鯉魚的愿望。
【作者】
張耒,北宋詩人,生平見前江蘇《登海州城樓》詩。
【注釋】
①鳴漱:形容水流鳴濺。宋邵博《聞見后錄》卷二五: “開軒窗其前,水清則鳴漱。”②此句說,日光照射著河水,沙石里的璣貝閃閃發光。璣,不圓的珠子,此指河中卵石。貝,水中軟體動物外殼,堅硬有光澤。③空翠:碧空,蒼天。唐白居易《大水》詩: “蒼茫生海色,渺漫連空翠?!雹荃庺~:洛河中的鯉魚肉鮮味美,有“洛鯉伊魴,貴似牛羊”之說。膾:把魚肉切細來吃。
上一篇:(清)呂守曾《望嵩山》詠河南嵩山詩詞
下一篇:(明)李攀龍《與盧次梗登大伾山》詠河南大伾山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