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范廷弼《謁關帝君墓祠》詠[河南]·關林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明)范廷弼
洛陽城外漢侯林①,檜老松風帶漢陰②。
三鼎未酬一統(tǒng)志③,中原不死萬年心。
忠墳落日凝殘照④,正氣橫虛低暮岑⑤。
系馬祠前不忍去, 唏噓吊古幾長吟⑥。
【題解】
關帝,關羽。關羽本為三國時蜀漢將領,后世統(tǒng)治者褒彰其“忠”,一般民眾則特別崇敬其“義”,因成為“忠義”的典范,又經過戲曲、小說等的渲染,以致形成中國文化中特殊的“關帝崇拜”現象。北宋宣和年間敕封關羽為武安王,明萬歷年間又封其為“三界伏魔大帝神威遠鎮(zhèn)天尊關圣帝君”,故稱“關帝”。洛陽關羽之墓、祠所在地稱關林,又名關陵、關帝冢,在洛陽城南7公里。相傳關羽敗走麥城被東吳孫權所殺,孫權為移禍,將頭獻于曹操,曹操則為了表示對關羽的崇敬,將頭禮葬于此。關帝崇拜極盛于明清,洛陽關羽之墓、祠始建于明萬歷二十四年(1596),清代歷經擴建重修,冢高20米,以磚圍砌。清雍正八年(1730),追封關羽為武圣,詔改關廟為武廟,與文圣孔子并祀同稱。孔子墓地稱“孔林”,關羽墓地因而稱“關林”。明清以來,國內不僅有數不清的關帝廟,還有三處“關林”,除洛陽關林外,湖北當陽關林傳說葬有關羽的身體,關羽的故鄉(xiāng)山西解州建有關羽的招魂墓,也稱“關林”,故民間俗傳關羽“頭枕洛陽,身在當陽,魂歸故鄉(xiāng)”。此詩錄自洛陽關林大殿前刻石。詩中表現了作者對關羽緬懷、崇敬和慨嘆。
【作者】
范廷弼,山東人,明崇禎時舉人,曾任寶豐、魯山知縣。
【注釋】
①漢侯林:即關林。關羽在無奈時曾降曹,并助曹操解白馬之圍,操奏請漢獻帝封其為“漢壽亭侯”,后世稱關羽為“漢侯”。②檜老松風:關帝冢周圍有數百年古柏數百株,蒼翠郁蓊。③三鼎:指魏、蜀、吳三國鼎立。④忠墳:指關羽冢。⑤橫:充溢。虛:天空。岑:原指小而高的山,此指關羽冢。⑥唏噓:悲泣之聲。
上一篇:(晉)張載《七哀詩二首錄一》詠河南邙山詩詞
下一篇:(唐)劉禹錫《賞牡丹》詠河南洛陽牡丹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