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吳嵩梁《拜順德夫人墓》詠[貴州]·奢香墳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清)吳嵩梁
錦傘明天劍倚霜①,殿前雪涕見高皇②。
能銷邊患收都督③,為戢軍心服夜郎④。
九驛路開山失險⑤,一抔人拜土留香⑥。
崇祠未建吾滋愧⑦,衰草寒煙淚數行。
【題解】
順德夫人是明初貴州女土司奢香死后的謚號。奢香是彝族人,洪武初年代夫靄翠襲貴州宣慰使職,識大體,有遠謀,曾開驛道、靖邊亂,為加強彝漢人民團結做出貢獻。死后明王朝曾派專使參加葬禮,以示優(yōu)渥。奢香墳是奢香后代為了祭祀而修建,在大方縣城郊霧籠坡上。清道光十八年(1838),重修奢香墓,置奢香夫人故里碑。現為貴州旅游景區(qū)之一。此詩贊揚奢香的功績并為未能為之整墓建祠而深表遺憾。
【作者】
吳嵩梁(1766-1834),號蘭雪、玉蟾后生。清東鄉(xiāng)(今屬江西)人。嘉慶進士,道光十年(1830)出任貴州黔西知州。有《香蘇山館詩鈔》。
【注釋】
①“錦傘”四句寫奢香故事。明洪武十三年(1381),奢香丈夫貴州宣慰使靄翠卒,奢香襲其夫職,時貴州方平定,都指揮使馬曄欲廢水西安氏土司而設郡縣,置流官,借故撻奢香以激反。當時四十八部土司要求“掃境以反”,奢香堅決拒絕,于洪武十七年(1384)親赴南京見明太祖朱元璋,朱元璋出于政治需要,將馬曄處死。奢香回到貴州后,宣揚朝廷威德,通過朝覲、輸賦、進貢等,加強貴州與中央王朝的聯(lián)系。水西“改土歸流”后,凡在大定、黔西任職的“流官”,也按漢俗,清明到奢香墳掃墓。雪涕,拭淚。高皇,指朱元璋。都督,指馬曄。戢,收。夜郎,古時貴州地方有夜郎國,后代指貴州。⑤九驛:奢香回到貴州后,曾開辟一條從東到西橫貫貴州以達川滇邊境的交通要道,沿途開龍場、六廣、谷里、水西、奢香、金雞、閣鴉、歸化、威清等九驛,對溝通內地與邊疆的經濟文化交流起了一定作用。⑥一抔:一捧。
一杯土,指奢香墓。⑦滋愧:更加慚愧。
上一篇:(明)楊慎《七星關新橋》詠貴州七星關橋詩詞
下一篇:(清)張吉熙《南海子》詠貴州草海詩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