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楊尚寳充靖江府冊封副使
先朝臺鼎地(2),東里二孫賢。
秘閣三千卷(3),符臺二十年(4)。
驊騮骨老大(5),鸞鳳意蹁蹮(6)。
白戰危孤壘(7),雄談漏百川(8)。
才名非忝竊(9),供奉不虛員(10)。
掖轉皐門右(11),班分黼座前(12)。
銅章嚴夜衛(13),玉璽聽晨宣(14)。
魚袋諸衙集(15),螭文舊印專(16)。
東西頻節傳(17),前后擁貂蟬(18)。
帝錫云仍貴(19),星分楚鄭躔(20)。
旌幢隨導引(21),環珮肅周旋(22)。
圣代儀文備(23),藩王禮數虔(24)。
詔開云霧字(25),燈簇綺羅筵(26)。
榮幸真無比,遭逢衆所憐(27)。
此時沾慰遣(28),茲事豈迍邅(29)。
樹暗梧溪雨,帆經桂水天。
花飛春漠漠(30),石亂水濺濺(31)。
細路峰巒際(32),高城鼓角邊。
縣官齊下馬(33),津吏自開船(34)。
公事程期近(35),家園道路便。
壯游真汗漫(36),歸興得攀緣。
梓里青山在(37),松林白露懸。
衣存游子線(38),祭有大夫田(39)。
緑奠縻原醑(40),黃焚草誥牋(41)。
恩光回落景(42),靈爽動哀泉(43)。
此愿人皆有,如公實不愆(44)。
幾家通舊閥(45),羣從接登仙(46)。
目斷江湖逈,心違幾杖偏(47)。
風流懷阮籍(48),江漢望張騫(49)。
我亦同朝士,臨歌意渺然(50)。
詩詞類別:即事感懷
來源:《粵西詩載》
(1)靖江府:指明靖江王府。 冊封:立皇貴妃、貴妃、親王世子等都稱冊封。
(2)臺鼎:古代稱三公或宰相爲臺鼎,言其職位顯要,猶星有三臺,鼎有三足。
(3)秘閣:歷代封建王朝宮中收藏珍貴圖書之處。
(4)符臺:即符節令,秦稱符璽令。漢少府屬官,主符節事,遣使掌授節。
(5)驊騮:駿馬。
(6)鸞鳳:鸞鳥和鳳凰。舊時用以比喻賢俊之士。 蹁蹮:舞貌;旋轉的舞態。鸞鳳意蹁蹮與上句驊騮骨老大都是贊頌楊尚寳的。
(7)白戰:徒手作戰。用以比喻作禁體詩,不得用某些常用的字眼,這是贊美楊尚寳的詩才。
(8)雄談:雄健有力的言談。這是贊美楊尚寳的口才。
(9)忝竊:謂辱居其位。忝:辱,有愧于。
(10)供奉:官名。在皇帝左右供職的人。供奉不虛員是贊美楊尚寳供職盡責,不是掛一個虛名。
(11)掖:指掖垣,即皇宮的旁垣。也用稱門下、中書兩省,門下爲左掖,中書爲右掖。 皋門:郭門。古代皇都有五門,最外爲皋門。
(12)黼座:天子坐處,后設黼扆,所以叫做黼座。黼扆即畫斧之屏風。
(13)銅章:即銅印,《漢書·百官公卿表》:秩比六百石以上,皆鋼印黑綬。這裏指用鋼印的官員。
(14)玉璽:皇帝的玉印。這裏指詔書。
(15)魚袋:《宋史·輿服志》:魚袋之制始于唐,蓋以爲符契也,其始曰魚符,左二右一,左者進內,右者隨身,刻官姓名,出入合之,因盛以袋,故曰魚袋。宋因其制,以金銀爲魚形,以明貴賤,非復如唐之符契矣。
(16)螭文:古官印之首刻螭形。
(17)節:符節。 傳:符信。二者均作憑證。
(18)貂蟬:武官帽子上的裝飾。這裏指前后都有武官擁護著。
(19)錫:賜。 云仍:云孫、仍孫。云孫,指從本身算起的第九代孫。仍孫,指從本身下數第八世孫。
(20)“星分”句:意思是使者經行楚鄭之地。古代迷信者謂天上有使星,主使臣奉帝命外出。后因稱使臣爲使星。 躔(chán),日月星辰運行的度次,亦泛指經行,踐厯。
(21)旌幢:古代旗的一種,綴旄牛尾于竿頭,下有五彩析羽,用以指揮或開道。幢,古代作儀仗用的以羽毛爲飾的一種旗幟。
(22)環珮:古人衣帶上所繫的佩玉。 周旋:盤旋;旋轉。
(23)儀文:禮儀制度。
(24)藩王:古代稱分封及臣服的各國爲藩國。藩國之王爲藩王。 禮數:禮儀的等級。 虔:誠敬。
(25)云霧字:謂詔書上的字如在云霧中,意思是高高在上。
(26)簇:聚集。 綺羅筵:美盛的筵席。
(27)憐:愛惜,羨慕。
(28)沾慰遣:得到慰勉派遣。
(29)迍邅(zūn zhān):謂處境困難。
(30)漠漠:寂寞;寂靜無聲。
(31)濺濺:流水聲。
(32)際:中間;裏邊。
(33)縣官:州縣官吏。
(34)津吏:管理渡口橋梁的官吏。
(35)程期:期限。 近:歷時未久。
(36)汗漫:廣泛,漫無邊際。
(37)梓里:故鄉。
(38)游子線:唐孟郊詩:“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游子,古代稱遠游作客的爲游子。
(39)大夫田:得封贈大夫的人的祭田。
(40)“緑奠”句:意爲奠祭用早巳留存的緑色美酒。
(41)“黃焚”句:意思是焚燒草有授官命令在黃紙上的告文。黃焚即焚黃。封建時代凡品官新受恩典,祭告家廟祖墓,告文用黃紙書寫,祭畢即焚去,叫做焚黃。
(42)恩光:恩惠的光輝,指皇帝的恩輝。
(43)靈爽:神明。指鬼神的精氣。
(44)愆:失誤,喪失。
(45)舊閥:巨家世族。
(46)羣從:猶子侄。
(47)幾杖:幾案與手杖,以供老年人平時靠背和走路扶持之用,故古以賜幾杖爲尊老之禮。
(48)阮籍:人名,晉竹林七賢之一。
(49)張騫:人名,漢時出使西域。
(50)渺然:遠貌。
李東陽
李東陽(公元一四四七——一五一六),字賓之,號西涯,明代茶陵(今湖南茶陵縣)人。天順進士,授編修,累遷侍講學士。弘治四年(公元一四九一)擢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八年,以本官直文淵閣,參與機務,又進太子少保、禮部尚書兼文淵閣大學士。卒謚文正。有《懷麓堂集》、《詩話》、《燕對録》。
朝代:明代
籍貫:湖南茶陵
上一篇:丁復《送李光大之海北憲司書吏》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張以寧《送林崇高廣西都事》即事感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