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邕州趟守
大廈開朱明(2),物態豐且碩。
薰絃發新奏(3),生意轉無極(4)。
間氣清而和(5),融結賦有德。
碧梧挺幽干,曠度漫九澤(6)。
富哉學古胸(7),仁義供服食。
渾樸希世珍(8),外溫而內直。
驊騮開道路(9),聲光曰斯赫(10)。
九關通籍初(11),南來墜雙舄(12)。
片心清徹底,杯水餞泥軾(13)。
京兆入幕賓(14),去天不盈尺(15)。
佳最入聰纊(16),行行陟文石(17)。
邕爲五管雄(18),地控西南域。
專閫難其人(19),弄印無以易(20)。
袖卻經綸手(21),天邊樹牙戟。
猩獠叢篁中,深棲而屏息。
夜月照銅枉(22),警囊聲寂寂(23)。
邊人解帶臥,危地成樂國。
屏風御墨鮮(24),早晚來召驛。
愧我樸楸才(25),潦霧甘遠役(26)。
題坐遇知己,孤根費培植。
崧高生申甫(27),好語誼井陌。
碧油塞云端,阻莫陪賀客(28)。
歌詠淇澳詩,清修如圭璧(29)。
他年玉班頭,蒼髯而赤黻(31)。
詩詞類別:即事感懷
來源:《粵西詩載》
(1)壽:祝壽。邕州:州名。唐貞觀六年(公元632年)改南晉州置,因邕溪水得名。治所在今廣西南寧市南。轉境相當今廣西南寧市及邕寧、武鳴、隆安、大新、崇左、上思、扶綏等縣地。 趟守:即趟與粲。淳祐十一年(公元一二五一)知邕州。
(2)朱明:即白日。《楚辭·招魂》“朱明承夜兮”。
(3)薰弦:香琴。唐許渾《登尉佗樓詩》:“越人未必知虞舜,一奏薰弦萬古風”。
(4)生意:猶生機、生命力。無極:沒有窮盡。
(5)間(漸)氣:舊謂英雄豪杰上應星象,稟天地特殊之氣間世而出,稱爲間氣。《太平御覽》引《春秋演孔圖》:“正氣爲帝,間氣爲臣”。
(6)曠度:大度,開朗的氣度。光澤:古九州的大水澤。掦州具區。荊州云夢,豫州圃田,青州望諸,兗卅大野,雍州弦蒲,幽州貕養,冀州楊紆,并州昭余祁。見《周禮·職方氏》。一指吳的具區,楚的云夢,秦的陽華,晉的大陸,梁的圃田,宋的孟諸,齊的海隅,趙的鉅鹿,燕的大昭。見《呂氏春秋·有始覽》。
(7)古胸:指古圣賢的胸懷。
(8)渾樸:渾厚質樸。希世珍:世上少有的珍寶。
(9)驊騮:赤色駿馬,喻異才。
(10)“聲光”句:意為聲威日益顯赫。斯:句中語助詞。赫:顯赫。
(11)九關:猶言九門,天帝所居之地。這裏指宮殿。通籍:籍是二尺長的竹片,上寫姓名、年齡、身份等,掛在宮門外,以便出入時查對。通籍,意思是記名于籍,可以進出宮門,后稱初作官爲通籍。
(12)墜雙舄(xì細):舄,鞋子。孝明帝時尚書郎王喬爲葉縣令,仍經常往朝明帝。來去迅速。后發現他來時見雙鳧。捉住一鳧,卻變成一只鞋子。事見《風俗通》。
(13)餞:用酒食送行。軾:車上的扶手板。
(14)京兆:漢政區名,后泛指京城。
(15)“去天”句:比喻離天子很近。
(16)“佳最”句:意為好的官吏爲皇上所知聞。過去考績最優的官吏叫“最吏”。纊,冕的裝飾物。懸冕兩旁擋耳,用以表示不妄聽讒言。
(17)文石:有紋理的右,此指王宮之石階。
(18)五管:唐永徽后分嶺南道爲廣州、桂林、容州、邕州、交州五都督府,由廣府都督統攝,總稱嶺南五管。宋沿唐習,仍稱五管。其中邕管最大。
(19)“專閫”(kǔn捆)”句:意爲難于委任邊區負軍事專責的將師。專閫:統兵在外。
(20)弄印:指委派重任尚猶豫末決。《漢書·周昌傳》:“高祖持御史大夫印,弄之曰:誰可爲御史大夫者。”
(21)經綸:整理絲縷。引申爲處理國家大事,也指政治才能。
(22)銅柱:東漢馬援曾立兩銅柱于我國南方邊境地帶。
(23)警囊:守夜打更用的梆子。囊,當作橐。
(24)屏風御墨:唐貞觀時,魏徵上疏唐太宗,陳述有關治國的十條建議,大宗寫在屏風上,用來時時提醒自己。見《貞觀政要·慎終》。
(25)樸楸(sù素):小木。《詩經·召南·野有死麕》:“林有樸樕”。傳:“樸樕,小木也。”后用以比喻凡庸之材。
(26)潦(lǎo老):雨水。
(27)“崧高”句:意爲岳山高大,降其神靈和氣,而生甫侯、申伯。見《詩經·大雅·崧高》。崧:山大而高。 甫:甫侯,周穆王時作呂刑。申:申伯,出封于謝。
(28)莫:暮。賀客:唐代賀知章,號四明狂客。這裏借指趟守。
(29)淇澳:詩經篇名。《詩·衛風·淇奧》:“瞻彼淇奧,綠竹如簣。有匪君子,如金如錫,如圭如壁”朱熹集傳:“簣,棧也。竹之密比似之,則盛之至也。金、錫,言其鍛煉之精純。圭壁,言其生質之溫潤。”此借頌趟守的品德。
(30)玉班頭:班與頒同。《尚書·舜典》:“既月乃曰(選擇吉月吉日),覲四岳羣牧,班瑞于羣后。”瑞,瑞玉,天子頒發與諸侯爲信。古時臣下受天子頒賜必須跪下奉接,因此説玉頒頭。
(31)黻(fú服):古代禮服的一種紋飾。《禮記·禮器》:“禮有以文爲貴者,天于龍袞,諸侯黼,大夫黻,士玄衣纁裳。”
崔與之
崔與之(生卒年不詳),字正子,宋代增城(今廣東增城縣)人。紹熙進士,開禧間通判邕州(治所在今廣西南寧市)攝守事。不久擢發遣賓州(治所在今廣西賓陽縣)軍事,嘉定中擢廣西提點刑獄,遍歷所部各地,并浮海巡朱崖,瓊人記其事,成《海上澄清錄》。官終觀文殿大學士,卒謚清獻。有《菊坡集》。
朝代:宋代
籍貫:廣東增城
上一篇:何白《寄粵西楊濟寰中丞四首》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謝眺《將游湘水尋句溪》寫景抒情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