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粵西楊濟寰中丞四首
其一
象郡龍城漲海遙(1),中丞羽纛切云霄(2)。
已看卉服來槃瓠(3),載見朱干格有苗(4)。
雨合灕江兵乍洗(5),風(fēng)生桂嶺瘴初消(6)。
只今麟閣論功日(7),鵲印骍弓出漢朝(8)。
其二
蒼梧南去嶺云低(9),萬騎天開甲帳齊(10)。
楊僕樓船炎海外(11),伏波銅柱夜郎西(12)。
材官一半分朱雀(13),甲士三千擐水犀(14)。
不用記曹煩阮瑀(15),捷書立馬待親題(16)。
其三
益部家聲起譽髦(17),關(guān)西夫子舊人豪(18)。
洪源地挾巴江動(19),井絡(luò)天垂玉壘高(20)。
法契孫吳參變化(21),賦含揚馬合風(fēng)騷(22)。
桂林洞壑饒靈閟(23),緩帶時堪命紫毫(24)。
其四
夕郎諫草動明光(25),還憶提兵領(lǐng)晉陽(26)。
折柳行歌飲馬窟(27),採薇載賦跕鳶鄉(xiāng)(28)。
筇枝蒟醬通蠻徼(29),翠羽明珠貢越裳(30)。
勛業(yè)未須輕陸賈(31),猶堪舌下粵南王(32)。
詩詞類別:即事感懷
來源:《粵西詩載》
(1)象郡:秦始皇統(tǒng)一六國后,把廣東西南部輿廣西南部西部,及安南等地,并稱桂林象郡。龍城:縣名,在今廣西柳城縣。
(2)中丞:清代稱巡撫爲(wèi)中丞,此指楊濟寰。羽纛:有羽毛裝飾的大軍旗。切云霄:高可摩天。
(3)卉服:用草織的衣服。《書·禹貢》:“島夷卉服。”此指少數(shù)民族。來:使之來降服。槃瓠:傳説爲(wèi)南方少數(shù)民族的始祖。
(4)載:又。朱干:紅色的羽干,即以羽毛裝飾的干戈之類。格:感化。有苗:即苗族。
(5)兵乍洗:戰(zhàn)爭剛完畢,凈洗兵器,可以收藏不用了。
(6)“風(fēng)生”句:歌頌楊濟寰的功勞,説他開闢了荒蠻之地,消除了瘴氣之毒。
(7)麟閣:唐代稱秘書省(內(nèi)務(wù)總理部門)爲(wèi)麟臺,亦即麟閣。
(8)鵲印:金印,侯王之印,見《后漢書·靈帝紀》注引《搜神記》。骍(xīng星):紅色。
(9)蒼梧:廣西蒼梧一帶。
(10)甲帳齊:兵馬武器在軍營帳幕裏整齊排列。
(11)陽僕:楊僕射(即中丞)。樓船:高高的船艙,有如樓房,故稱樓船。炎海:南方爲(wèi)炎熱之地。
(12)伏波:東漢馬援遠征南越,爲(wèi)伏波將軍。銅柱:《后漢書·馬援傳》注引《廣州記》云:“援到交趾(南越),立銅柱爲(wèi)漢之極界。”在這裏用以標(biāo)榜楊濟寰的功勞。夜郎:漢時小國名,其他在今貴州省境內(nèi)。
(13)材官:武弁。朱雀:南方七宿。此指南方。
(14)擐(huàn宦):穿。水犀:犀牛皮做的鎧甲。
(15)記曹:掌管記室的人。即專門寫文書之類的人。阮瑀:東漢末陳留人,字元瑜,工文章,爲(wèi)建安七子之一。與陳琳二人同爲(wèi)曹操記室,軍國書徼,多琳、瑀二人所作。阮瑀曾經(jīng)替曹操寫一封信給韓遂,就在馬背上立即寫成,曹操看后,不能增減一字。以此得名。
(16)“捷書”句:歌頌楊濟寰有武功更會文才。
(17)益部:原指宋人宋祁根據(jù)沈立編韻《劍南方物略》增補其中缺漏不足的地方,取名《益部方物略記》。這裏指楊濟寰能增加自己的家聲。譽髦:有名譽的俊士。
(18)關(guān)西夫子:關(guān)西,指函谷關(guān)以西之地。《后漢書·楊震傳》説,楊震,字伯起,華陰人。明經(jīng)博覽,無不窮究,諸儒爲(wèi)語曰:“關(guān)西孔子楊伯起。”引此説明楊濟寰家世淵源。
(19)洪源:巨大的源頭。
(20)井絡(luò):星名。左思《蜀都賦》:“岷山之精,上爲(wèi)井絡(luò)。” 玉壘:山名,在四川灌縣西北。
(21)契:合。孫吳:春秋時孫武、戰(zhàn)國時吳起,都是軍事家,都有兵書傳世。參:究驗。
(22)楊馬:西漢楊雄、司馬相如都是辭賦大家。劉勰《文心雕龍·辨騷》。“枚賈追風(fēng)以入麗,揚馬沿波而得奇。”是説西漢大賦家枚乘、賈誼、揚雄、司馬相如等受屈賦離騷的影響,故這裏説“合風(fēng)騷。”
(23)饒:多。靈閟:奇洞。
(24)緩帶:指公事之余,閑:暇時。紫毫:紫色兔毛,用以製筆。此借指筆。
(25)夕郎:黃門侍郎。明光:漢有明光殿。這裏指皇帝所居之處。
(26)提兵:指楊濟寰曾統(tǒng)領(lǐng)軍隊。領(lǐng):統(tǒng)轄。晉陽;山西:
(27)折柳:歌曲名,表示懷鄉(xiāng)。飲馬窟:傳説長城南有溪坂,上有土窟。窟中泉流,漢時將士征塞北,皆飲馬于此。故以爲(wèi)征戰(zhàn)地之代稱。
(28)採薇:《詩經(jīng)》篇名,爲(wèi)久戍思鄉(xiāng)之作,故以爲(wèi)思家之借代。跕(diē跌)鳶鄉(xiāng):指南越地。《宋史·交趾傳》:“矧茲跕鳶之隅,克修設(shè)羽之貢。”跕,掉、墮。
(29)筇(qióng窮):竹名。蒟(jù巨)醬:亦作“枸醬”,胡椒科。《本草綱目》:“蒟子可以調(diào)食,故謂之醬。”徼:用木構(gòu)筑爲(wèi)關(guān)塞。此指少數(shù)民族聚居的村寨。
(30)翠:鳥名,説文:“翠,青羽雀也,出郁林。” 越裳:古國名,故地在今越南南部。此指南越。
(31)陸賈:西漢人,有辯才,跟隨劉邦打天下。出使南越(今廣西、越南),安撫了南越尉趙佗。到了漢文帝時,趙佗又叛漢,漢又派陸賈出使南越,勸趙佗歸漢,皆如意旨。陸賈對安撫南越地有特殊才能,這裏用來比況楊濟寰,説他安撫蠻夷之功勞,不下于漢朝的陸賈。
(32)舌下:動舌頭而能降服。
何白
何白(生卒年不詳),字無咎,明代永嘉(今浙江永嘉縣)人。一作樂清(今浙江樂清縣)人。工畫山水竹石。能詩。西游酒泉,南窮湘沅,歸隱梅嶼山中。崇禎初卒。有《汲古閣集》。
朝代:明代
籍貫:浙江永嘉
上一篇:張岳《太平學(xué)舍八首》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崔與之《壽邕州趟守》即事感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