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榕溪閣
寒溪澹容與(2),老木枝相樛(3)。
其誰合二美,名此景物幽。
太史昔南鶩(4),于焉曾少休(5)。
想當下榻初,清與耳目謀。
品題得要領(6),亦有翰墨留(7)。
我來訪遺址,密竹鳴鈞辀(8)。
稍令舊觀復(9),還與佳客游。
樹影散香篆(10),水光泛茶甌(11)。
市聲不到耳,永日風颼颼(12)。
所忻簿書隙(13),有此足夷猶(14)。
平生丘壑愿(15),如痼不可瘳(16)。
雖知等喧寂,終覺靜理優。
更思濯滄浪(17),榕根浮小舟。
詩詞類別:即事感懷
來源:《粵西詩載》
相關作品:靜江歸舟中讀書
(1)榕溪閣:閣名。本在今桂林市內。相傳爲紀念黃庭堅而建,一說爲庭堅所命名。今毀。
(2)澹(dàn旦):安靜。容輿:遲緩而動。
(3)枝相樛(jiū鳩):樹枝互柏交纏著。
(4)太史:古史官名。此指黃庭堅。庭堅于元祐時在史局與修實錄。曾爲《神宗實錄》檢討官,又曾行秘書省著作佐郎。紹圣時被貶到南方。晚年貶至宜州(今宜山),曾在桂林停留。 南鶩:到南方來。
(5)于焉:于此。
(6)品題:評論人物,定其高下。要領:比喻主旨、綱領或事物的關鍵。
(7)翰墨:文墨。
(8)鈎辀:鷓鴣的鳴聲。李羣玉《九子坡聞鷓鴣》詩:“正穿詰曲崎嶇路,更聽鈎辀格磔聲。”
(9)舊觀(guàn貫):舊廟宇。這裏指榕溪閣。
(10)香篆(zhuàn賺):指焚香時所起的煙縷,因其曲折似篆文,故名。
(11)甌(ōu歐):杯。
(12)永日:整天。颼颼(sōu搜):風聲。
(13)忻(xin欣):同“欣”。簿書隙:公余。簿書,官署中的文書籍冊。
(14)夷猶:從容不迫貌。
(15)丘壑愿:向往山林的心思。
(16)痼:久治不愈的病。瘳:痊愈。
(17)濯滄浪:典出《楚辭·漁父》:“漁父莞爾而笑,鼓枻而去,歌曰:‘滄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纓;滄浪之水濁兮,可以濯吾足。’”后常用以表示避世隱居或清高自守的意思。
張拭
張栻(公元一一三三——一一八○),字敬夫,一字樂齋,號南軒。宋代廣漢(今四川廣漢縣)人,后遷居衡陽,名將張浚之子。官至吏部侍郎,右文殿修撰。淳熙年間知靜江府(治所在今廣西桂林市)經略,安撫廣南西路(治所在今廣西桂林市)。早年從胡宏學儒道,與朱熹、呂祖謙齊名,時稱“東南三賢”。卒謚宣。有《伊川粹言》、《南軒集》等行于世。
朝代:宋代
籍貫:四川廣漢
上一篇:張孝祥《題朝陽巖二首》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陳執中《題蒼梧部》即事感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