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寧二首
其一
一駐南寧五月余,纔因送遠過僧廬。
浮屠絶壁經殘燹②,井竈沿村見廢墟。
撫恤尚慚凋蔽后,游觀正及省耕初③。
近聞襁負歸瑤僮④,莫陋夷方不可居⑤。
其二
勞矣田人莫遠迎,瘡痍未定犬猶驚。
燹余破屋須先緝⑥,雨后荒畬莫廢耕⑦。
歸喜逃亡來負襁,貧憐襦袴綴旗旌⑧。
圣朝恩澤寬如海⑨,甑鮒盆魚縱爾生⑩。
詩詞類別:即事感懷
來源:《粵西詩載》
相關作品:謁伏波廟二首
①南寧:今廣西南寧市。
②浮屠:即佛塔。 燹:野火。多指兵火。
③省耕:《孟子·粱惠王下》:“春省耕而補不足。”謂天子巡狩之際,省問耕者,補其耒耜之不足。
④襁負:甩布幅把嬰兒兜負在背上。
⑤莫陋夷方:語出《論語·子罕》:“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⑥緝:疑爲“葺”字之誤。葺,用茅草覆蓋房屋,也泛指修理房屋。
⑦畬:指“畬田”,採用火耕方法耕種的田地。
⑧襦:短衣,短懊。 綴:縫補。
⑨圣朝:這裏指明朝。
⑩甑:古代蒸食炊器。 鮒:鯽魚。
王守仁
王守仁(公元一四七二——一五二八),字伯安,學者稱陽明先生,明代余姚(今浙江余姚縣)人。弘治十二年(公元一四九九)進士。正德初因忤宦官劉瑾,謫爲貴州龍場驛丞。瑾敗,遷廬陵知縣,十一年,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南康、贛州;十四年,平定南昌寧王宸濠叛亂,封建新伯。嘉靖六年(公元一五二七)以兵部尚書兼左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鎮壓田州(治所在今廣西田陽縣東南)等地少數民族起義軍。卒贈侯,謚文成。在哲學上提倡心學,以爲心即理,天下無心外之物,形成陽明學派。有《王文成公文集》。
朝代:明代
籍貫:浙江余姚
上一篇:袁袠《南中作效高達夫體》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孫覿《發桂林,劉帥立道同諸司出餞于甘棠渡口二首》即事感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