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侖二十韻
仄足崑侖上(2),歸然虎豹雄(3)。
峰凌萬石出(4),關闢兩崖通。
先旭蒸霞紫(5),遲昏閣靄紅(6)。
地高南逼斗(7),山遠北連空。
絶壁含槎古(8)。飛巖拂草豐。
泉聲千尺底,樹色百盤中。
嶺并驚鳶跕(9),林皆掛狖叢(10)。
縈紆回鳥道(11),劖鑿啓鴻濛(12)。
峻阪防旋馬(13),渟洼忽起虹(14)。
未能尋隱穴(15),徒詫秘仙宮(16)。
越駱標重險(17),交邕挹下風(18)。
蒼梧虞帝轍(19),銅柱漢家功(20)。
瓴建無前敵(21),梯懸失仰攻(22)。
威儀探組練(23),氣象表羆熊(24)。
殘壘傳儂寇(25),潛師憶狄公(26)。
時平談往事(27),世久罷屯戎(28)。
商旅宵無警(29),樵蘇歲有終(30)。
海夷從入篚(31),巢鳥不傷弓。
裔徼藩垣壯(32),中華界限崇(33)。
圣朝要服化(34),吾愧播文同(35)。
詩詞類別:寫景抒情
來源:《粵西詩載》
相關作品:康磐峰少參經略懷遠賦贈十韻并呈魏此齋大參
(1)崑侖關:在廣西邕寧縣東北崑侖山上,居高臨下,勢甚險要。宋皇祐四年狄青大敗儂智高于此。
(2)仄足:即側足,側足橫行。
(3)歸然:高峻獨立貌。
(4)凌:昇起。
(5)旭:太陽初出貌。亦指初出的太陽。
(6)昏:天色纔黑的時候。 閣:通“擱”,停留。 靄:云氣。
(7)斗:星名。
(8)槎:同“楂”。用竹木編成的筏。
(9)鳶:鳥名。亦稱老鷹。 跕(dié 碟):跕跕,下墮貌。
(10)狖(yòu 又):黑色的長尾猿。
(11)縈紆:纏繞曲折。 鳥道:形容險峻狹窄的山路,謂只有飛鳥可度。
(12)劖(chán 纏):斷。 鴻濛:同“澒蒙”。舊指宇宙形成以前的混沌狀態。
(13)阪:山坡。 旋馬:馬回轉。
(14)渟(tíng 亭):水積聚而不流通。 洼:小水坑。
(15)隱穴:隱居的巖洞。
(16)徒:徒然;白白地。 詫:驚訝;詫異。
(17)越:古族名。泛稱“百越”、“百粵”。 駱:種族名。百越之一種。重險:重迭的險阻。
(18)交:漢代交州(今兩廣及越南境)的略稱。 邕:即邕州。唐貞觀六年(公元六三二)改南晉州置,因邕溪水得名。治所在宣化(今南寧市南)。 挹,通“揖”,作揖。 下風:比喻地位底下。一般用作謙辭。
(19)蒼梧:山名。也叫“九疑”,在今湖南寧遠縣南。 《史記》:“舜崩于蒼梧。” 虞帝:指舜。 轍:車輪碾過的痕跡。
(20)銅柱:東漢馬援(伏波將軍)征交趾,平之,植兩銅柱于象林南界以表功。
(21)瓴建:即“高屋建瓴”之意。比喻居高臨下,不可阻遏之勢。建,通“瀽”,傾倒。瓴,盛水的瓶子。
(22)失:耽誤;錯過。
(23)威儀:莊嚴的容止。 組練:“組甲披練”的簡稱。軍士所穿的兩種衣甲。引申爲精壯的軍隊。
(24)氣象:景象。 羆(pí 皮)熊:猶言“熊羆”。比喻勇猛的武士。
(25)儂寇:封建社會對儂智高的蔑稱。儂智高是壯族首領,組織軍衆,據崑侖關,反抗宋代統治者,后失敗。
(26)潛師:秘密潑兵。 狄公:指北宋大將狄青。
(27)平:寧靜;太平。
(28)罷:停止。 屯:駐防。 戎:征伐;戰爭。
(29)商旅:商販;流動的商人。 宵:夜。 警:警報。
(30)樵蘇:這裏指打柴割草的人。 歲有終:謂一年到頭平安度過。
(31)海夷:這是古代封建統治者對廣西少數民族的蔑稱。 篚(fěi 匪):盛物的竹器。
(32)裔徼:指邊界。 藩垣:本用來比喻衛國的重臣,后多以稱藩國、藩鎮。
(33)中華:古代華夏之君,多建都于黃河南北,后世因稱其地爲“中華”,也叫“中原”、“華夏”。 崇:增長。
(34)圣朝:封建統治階級對封建王朝的諛稱。 服化:使(少數民族)順服感化。
(35)播:傳播;傳揚。 文同:意即“書同文”。書牘的文字相同,表示文物劃一,天下一統。
謝少南
謝少南(生卒年不詳),字與槐,一字應午,明代上元(今江蘇江寧縣)人。嘉靖十一年(公元一五三二)進士。曾以僉事督廣西學政,官至河南布政司參政。有《粵臺稿》、《河垣稿》、《謫臺稿》。
朝代:明代
籍貫:江蘇江寧
上一篇:李嶠《安輯嶺表事平罷歸》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謝少南《康磐峰少參經略懷遠賦贈十韻并呈魏此齋大參》即事感懷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