謁伏波廟二首
其一
四十年前夢裏詩,此行天定豈人爲。
徂征敢倚風云陣(2),所過須同時兩師(3)。
尚喜遠人知向望(4),卻慚無術救瘡痍。
從來勝算歸廊廟(5),恥說干戈定四夷(6)。
其二
樓船金鼓宿烏蠻(7),魚麗羣舟夜上灘(8)。
月繞旌旗千嶂靜,風傳鈴柝九溪寒(9)。
荒夷未必先聲服(10),神武由來不殺難(11)。
想見虞廷新氣象(12),兩階干羽五云端(13)。
詩詞類別:即事感懷
來源:《粵西詩載》
相關作品:破斷藤峽
(1)伏波廟:在廣西橫縣邕江邊,祀東漢伏波將軍馬援。
(2)徂征:往征。
(3)時雨師:《荀子·議兵》:“所過者化,若時兩之降。”此句意出此。意謂應該象及時雨之于草木一樣,使教化遍及人民。
(4)遠人知向望:謂荒遠之人,尚且知道趨向于從善之意。
(5)廊廟:指朝廷。
(6)“恥説”句:意謂不應以干戈定廣西,應該以感化使其安定。
(7)烏蠻:指鳥蠻灘,伏波廟建于此。
(8)魚麗:軍陣名。此處言羣舟如魚之相附儷。
(9)鈴柝:軍中夜間設以警戒之器具。
(10)“荒夷”句:謂邊遠民族,未必聞聲震服。
(11)神武:聰明威武。
(12)虞廷,指虞舜之朝廷。
(13)干羽:干盾及羽翟,皆供樂舞之用。 《書》:“舞干羽于兩階。”謂昇平之象。
王守仁
王守仁(公元一四七二——一五二八),字伯安,學者稱陽明先生,明代余姚(今浙江余姚縣)人。弘治十二年(公元一四九九)進士。正德初因忤宦官劉瑾,謫爲貴州龍場驛丞。瑾敗,遷廬陵知縣,十一年,擢右僉都御史,巡撫南康、贛州;十四年,平定南昌寧王宸濠叛亂,封建新伯。嘉靖六年(公元一五二七)以兵部尚書兼左都御史總督兩廣軍務,鎮壓田州(治所在今廣西田陽縣東南)等地少數民族起義軍。卒贈侯,謚文成。在哲學上提倡心學,以爲心即理,天下無心外之物,形成陽明學派。有《王文成公文集》。
朝代:明代
籍貫:浙江余姚
上一篇:湯顯祖《西川學使郭參知棐調西粵》即事感懷詩詞賞析
下一篇:陳奎《贈呼益齋移鎮粵西》邊塞征戰詩詞賞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