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袁枚《游風洞登高望仙鶴明月諸峰》詠[廣西壯族自治區]·疊彩山的山水名勝詩詞賞析
(清)袁枚
泱泱天大風①,誰知生此洞?
古劍劈山開, 千年不合縫。
我身傴僂入②,風迎更風送。
折腰非為米③,縮脰豈為凍④。
偶作謦咳聲⑤,一時答聲眾。
匉訇非扣鐘⑥,弇郁如裂翁⑦。
石乳掛纓絡⑧,陰冰凝螮蝀⑨。
游華再登高, 出洞如出夢。
一筇偃而豎⑩,兩目闌復縱⑾。
遠山亦獻媚, 橫陳怪石供。
仙鶴不可招, 明月猶堪弄。
底事急謀歸⑿?云濕衣裳重。
【題解】
風洞在疊彩山山腰。疊彩山位于桂林偏北的漓江邊,因山色秀麗,山石層層橫斷如疊彩錦,故名。相傳古時山上多桂樹,亦稱“桂山”,又以風洞著,稱風洞山。此山還包括仙鶴、明月二峰,有白鶴洞、木龍洞、碧霞洞、北牖洞、于越閣、疊彩樓、仰止堂諸名勝。登明月峰拿云亭,可便賞桂林城郭之美、山川之勝。此詩約作于清乾隆五十年(1785),刻于北牖洞口,主要寫風洞景觀及遠眺所見。仙鶴明月,即仙鶴峰和明月峰。
【作者】
袁枚,清代文學家,生平見前江蘇《歌風臺二首》詩。
【注釋】
①泱泱:謂氣勢宏大。②傴僂:身體彎曲。③此句言在風洞里彎腰并不是為了五斗祿米,而是因為洞身低矮的緣故。晉陶淵明任彭澤縣令時,郡督郵來縣,要其束帶迎接以示敬意,陶淵明說:“吾不能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人邪!”于是立即辭官歸家,只做了85天的縣令。④縮脰(dou):縮起脖子。⑤謦咳:輕輕咳嗽。⑥匉訇(penghong):形容大聲。⑦弇郁:聲音低沉抑郁。弇,口小中寬的器皿。《周禮·春官》:“侈聲笮,弇聲郁。”⑧纓絡:用線穿連珠寶等物結成的裝飾品。此喻石乳像纓絡一般懸掛。⑨螮蝀:古書用以稱天上的彩虹。⑩筇:筇竹,產于四川,可用來做手杖,此代指手杖。偃:傾倒。(11)闌復縱:此謂縱橫眺望。(12)底事:何事。
上一篇:(明)湯琛《思恩惠泉》詠廣西壯族自治區靈源詩詞
下一篇:(清)張寶《疊彩山口占一絕》詠廣西壯族自治區疊彩山詩詞